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案例集
——新葡萄8883官网AMG政府管理学院
谈谭 王涵 编
2020年12月
目 录
2017年以来,新葡萄8883官网AMG深入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与“三全育人”改革工作。在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下,政府管理学院努力发挥学科专业及资源优势,动员全体教师积极投身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并于2019年9月成功入选上海市教委“上海高校课程思政重点改革领航学院”。政府管理学院积极对接服务国家安全重大战略和上海打造高校课程思政改革2.0版升级需求,将“立德树人”作为领航学院建设工作的中心环节,以“三全育人”为指引,以构建具有鲜明政法特色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为抓手,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精心打造“社会治理与公共危机管理”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和示范课程体系,努力健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教学管理、评价考核等课程思政全环节管理,推动形成更高水平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并坚持在改革探索中梳理总结工作经验,有效发挥领航示范作用。
学院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六个方面的要求, 聚焦服务国家安全治理需求,从现有(社会学、社会工作、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政治学与行政学、应用心理学、国际政治学等)7个专业中,遴选了18位学科骨干教师组成“社会治理与公共危机管理”课程思政协同教学团队,从团队教师所授课程中遴选出18门课程形成“社会治理与公共危机管理”课程思政课程体系,予以重点培育并持续推进示范建设,以此带动全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全力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本案例集是18位教师按照课程思政教学要求,结合各自讲授的课程特点,选取一节或一单元教学内容,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案例,18个教学案例(其中2个是整体一门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汇集成册。其中肯定有错误和不足,欢迎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编者
2020年12月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案例
石发勇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城市社会学
授课对象:社会学专业三年级
教学章节:第八章 从单位制到街区制:中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演变
使用教材:夏建中 城市社会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8
教学课时:4节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整体设计思路(500字左右)
社区作为城市居民的生活共同体,是城市社会的细胞,也是城市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发展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社区治理状况,也反过来作用于社区治理。因此,本章节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理解社区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和当代城市社区如何实现治理转型。本章教学以往大多一般性介绍当前中国城市社区发展一般状况。课程改革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努力引导学生在学习西方城市社会学经典理论的同时,反思中国城市发展实践。通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主要帮助学生理解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特色,以及当前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各方如何协同促进良性治理的实现。在我国,党和国家的政策指引是社会改革和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城市基层治理和社区发展上同样也是如此,因此在本章的教学上要重点帮助学生理解社区治理对于国家政权建设和民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性,以及党和国家的政策是如何推动城市基层治理转型的。
基层治理状况在国家发展战略上日趋重要,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基层治理工作,从建国至今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在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指出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城乡社区治理事关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贯彻落实,事关居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城乡基层和谐稳定,提出要全面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促进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出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要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因此,在本章节的学习中,我们紧扣相关政策,帮助学生梳理当前城市社区发展路径以及国家政策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主要的教学方法除了课堂讲授外,还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调查,以及利用新型交往和传播工具,进行网络在线调查(比如参与观察居住小区网络论坛和居民微信群等),以帮助他们理解课堂讲授内容。教学成效的评价主要体现在学生对城市治理相关问题的理解,以及他们在课程项目研究中是否充分考虑到党和国家政策对于基层治理相关事务的指引等方面。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和理解:
(1)中国城市社区的概况、城市社区组织的结构与特点、新型社区(商品房小区);
(2)从制度变迁的角度看中国城市社区的演变:从机制上,是从单位制到街区制,以及各自形成与变化的制度原因;从理念上,是渐进变革:从“管理”到“治理”到“良性治理”;
(3)城市社区实地研究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调查方法,对现实社会中的城市问题展开比较规范和比较深入的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中国城市的飞速发展提供了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发展路径,要在理解城市治理的基本理念基础上,深入分析当前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状况,在学习中培养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理解当下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体系的形成过程及党和国家政策在其中发挥的指引作用。尤其是解释清楚从单位制到社区制的治理创新过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是如何形成的。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城市基层/社区组织的结构与特点、从制度变迁的角度看中国城市社区的演变
难点:上述基层变迁历程与整体社会变革如何关联,以及党和国家政策在其中发挥的指引作用是具体如何实现的。
五、教学过程(3000字左右)
第一部分:当代中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变迁。
从时期来看,自1949年新政权建立后,直至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城市改革的开始,对于城市基层管理体制而言,是从单位制到街区制转变的过程,其中街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由微乎其微到重要影响的转变。这是一场由政府主导的制度变迁过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命运,总体上看是国家社会变迁中有国家总体性管控开始走向社会治理的过程。在这一时期,可以从两个方面认识:政治上各种运动较多,在职市民生活依附于单位制;与街区无多少关系。总体而言在城市基层管理中,单位发挥着主渠道作用,街区系统发挥辅助作用。但是也简要讲授街区系统变迁过程:
1949年,新政权废除了保甲制度;1954年,内务部颁布了关于建立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的通知,各地街公所改名为街道办事处。1958年,全国开展“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的运动。城市也开始建立人民公社 。
1965年,国家纠正了城市人民公社的做法,重新明确“街道办事处作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同时对居民委员会也进行了整顿和恢复。1966年以前,街道办事处的干部不超过8人;
“文化大革命”至1979年前后,城市行政管理体系瘫痪,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成为“阶级斗争工具”,建立“街道革命委员会”和“革命居民委员会”
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重新公布1954年的《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再次明确——街道办事处是区政府的派出机构,将街道党委、街道办事处、街道生产服务联社分开。并且宣布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的工作由民政部管理 。居民委员会:宪法规定为“群众性自治组织”
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首次明确指出,“城市按居民居住地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但是直到1990年代中后期,在城市管理中发挥作用不大;
这一时期,街区在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持续微弱,是因为:人们对单位的依赖关系(在农村体现为对公社的依附),因为单位(或公社)几乎掌握了所有的工作和生活资源;从个人生命历程的角度:婚、生、老、病、死;从个人生存维续和发展来说:衣食住行;就业;求学;而在单位制中,存在一种组织性依赖,具体表现为组织成员对企业的社会与经济依赖等,引发诸多问题和后果,因此必须进行包括国有企业改革在内的综合性社会改革。
这一部分讲授虽然从略,但必不可少,一方面,为帮助学生了解城市社区组织体系和理解当前基层治理转型奠定知识基础;另一方面,也促使学生理解基层治理体系和运转状况与社会发展事情以及国家宏观政治紧密关联。对于早期状况的交待也为学生理解当前基层治理改革的必要性提供的反思和对照,从而更加自觉地拥护目前的相关政策。
第二部分:街区制发展以及社区治理革新
1985年后:中国的改革开始从农村到城市,几种重要的变化使得街区在日常生活中重要起来——
农村改革: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怎么管理?企业改革:解体、破产、重组后的“下岗工人”;公司企业逐利;“企业办社会”巨大负担;私有经济兴起:个体工商业者;新兴服务业:开始提供社会服务;特别重要的,是自1990年代以来的住房体制改革
作为地域社会的重要组织,社区的重要性因而浮现出来;新兴公共事务与新的治理要求:
当下城市社区承担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项目多达100多项,包括社会治安、社会救助、就业再就业、计划生育等。
社会冲突与矛盾的集结地:城市社区已经成为城市各种社会矛盾的交汇点;
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犯罪;环境;交通;失业;各种层面和性质的矛盾:居民与外来人口;居民与物业公司;居民与居民之间;上述种种的变化,用最简练的话总结就是:由“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
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国家-社会都要变;对政府而言,原来“总体性社会”出现了控制真空;新的社会力量的出现,也逼着它要转变自身角色和职能;
对城市居民而言:(社会)衣食住行整个日常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产生了新的复杂的问题,需要有一种新的管理机制来协调解决。从最一般的角度说,这是一个从管理到治理再希望达到善治的过程。其中治理,指“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运用权威维持秩序,满足公众需要”。
与传统的“管理”区别:其实施主体不但指政府,而且包括民众。
良性治理:指政府和公众合作开展公共事务管理,以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治、回应有效或管理的效率。
这一部分详细讲授,主要介绍上世纪中期后城市基层治理改革的缘起,党和国家对基层的重视。一方面,结合新世纪以来的城市社会变革和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所发布《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分析城乡社区作为社会治理基本单元对于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贯彻落实、居民群众切身利益、城乡基层和谐稳定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结合当前世界关于治理的新理念,根据中央提出的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要求,提醒学生当前我国城市之所以基本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新体系,建成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是在中央提出的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号召之下,团结社会各方力量所形成的良性互动。
第三部分:社区治理具体案例分析——物业管理问题与物业服务企业社会责任反思
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和教学效率的高低。我们在城市社会学教学过程中,增加了更多的案例剖析,以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学生学习积极性,并通过促进参与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比如,我们就当前城市社区突出的物业管理问题进行了案例分析。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启动房产私有化改革之后,由物业公司管理的商品房和售后公房小区成为城市主流居住模式。与此同时,中国城市基层治理重心也从“单位制”逐渐转向“街区制”,在当前城市居住小区,物业服务企业是社区管理的“三驾马车”之一。物业管理由于同时关联市民大众的生活品质和社区治理状况而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但自物业行业诞生之始,这一市场化导向的管理方式就因相关各方的利益冲突而引发众多争议,由此逐渐演化为基层治理的痛点与难点。前不久由中宣部委托新华社主办的《半月谈》杂志就此发表一篇总结性评论,批评列举了物业管理的“多宗罪”:“日常工作消极怠工,无法提供与物业费相匹配的服务,导致小区环境脏乱差;小区公共空间被肆意侵占牟利……电梯间、公共走廊广告展位出租后收入用途不明……提起部分物业的所作所为,不少群众一肚子苦水。”上述矛盾不但影响居民生活,而且事关基层社会稳定,以致近年来引发社会“取消物业”的广泛呼声。
尤其是在今年抗击新冠疫情的关键时期,物管企业在抗役一线担负着重要职责,但在3月初中央指导组赴武汉市某小区考察防疫和居民生活状况时,却爆发出很多居民在楼上喊话指责物业公司造假的事件。由此可见,中国城市物业管理行业状况不但成为很多普通市民大众的“苦水”,而且也给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带来挑战。在2017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和完善城市社区治理的意见》,其中就将“改进社区物业服务管理”列为“着力补齐城乡社区治理短板”的五项措施之一,可见对此问题的重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也进一步指出,“要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由此,如何改善物业管理状况成为加强基层治理和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议题。
本章节讲授带领同学们分析了当前物管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状况:
1.承担政府任务状况
现有各方面情况以及前述《半月谈》杂志关于“物业不应是城市‘火药桶’”之说,也都反映了物业行业在协助政府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存在相当不足。
2.与业主组织和业主相互关系状况
物管企业对于业委会成立、运转的阻碍必然会导致各种负面效应,这也是当前该行业社会责任意识缺乏的最主要体现。
3.与企业员工相互关系状况
物业行业对内社会责任承担不足也是造成行业低迷的一个重要因素。
发现和结论:现代企业管理理论认为企业要保持持续性发展,必须承担社会责任。从此视角出发,物管企业在外部应该对政府、社区组织和业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在内部则应该对投资者和员工承担社会责任。但当前物管企业大多致力于为投资者谋取短期经济利益,而忽视了本应该承担的其他社会责任,以致引发了社会的不满,也阻碍了其他各方可能的支持和长期经济利益的获取。因此,要从政府、行业组织与所在社区等多方宣传和强化相关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落实中央关于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的要求。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全面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通过对物业管理事务案例的分析,指导学生不但要在理论上学习国家关于社区物业管理的相关法规、政策如物权法/民法典、物业管理条例外,还要他们在课前走访居住小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并和家长讨论各自家庭以往在社区物业管理事务中的参与情况。回到课堂上,要学生就各自理论学习心得和实地调研发现进行相互交流。这样的学习方法使得他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前社区治理运作实践、物业管理事务对于国家基层治理和政权建设的意义。
第四部分:课程研究方法——实地和网络调查
社会学研究的主要方法特点是实证研究,尤其是统计调查和实地研究。毛泽东等中国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座谈会调查法也与实地研究异曲同工。他们自革命伊始就认识到深入的社会调查对于革命事业成功的重要性,正是从广泛深入的社会调查中认识到当时中国社会的症结,并从中找到了社会革命的良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土地革命时期开展农村调查创立 “解剖麻雀”式的典型个案调查,他把这种方法概括为“解剖麻雀”,具有被调查的范围小、有代表性、易深入的优点。他所创立的开座谈会调查方式也与现代社会学的焦点群体访谈方法高度契合。所以本课程改革特别重视向学生介绍在开展城市研究中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深入社会实地调查传统,指导他们依据自行选定的研究主题开展一定量的实地调查,与统计调查相比较,树立研究上的“方法自信”。同时,随着当代移动网络使用的普及,基本每个城市居民区都建立有网络业主论坛和各种社区事务微信群,其中有大量社区公共事务的信息和讨论。我们在本课程中也要求学生利用这一便利条件,及时关注社区公共事务,理论联系实际,与课堂理论学习相互印证,并从中总结出富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治理方法方式,撰写其中调查报告和期末论文,并将最主要发现和核心观点在课堂相互展示和讨论交流。
总之,通过思政课程改革,我们在社区治理问题上既回顾了城市基层治理发展改革历史,也专门研究了当前社区治理的最突出问题。这不但有助于学生理解当前城市社区组织和社区发展状况及其来龙去脉,也充分揭示了中国特色以及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我们在学习和研究方法上还特别强调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社会调查传统,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树立城市基层治理的道路自信和社会研究的方法自信,较好地落实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整体设计思路。
六、教学反思
通过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反应,发现相比较以往一般性学习和了解社区基本知识,学生掌握了更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更宽阔的社会研究视野、更扎实的研究方法和更高的逻辑综合能力。
但是,虽然总体上学生觉得理论学习和现实关联更加紧密,能够“学以致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但他们也觉得学习难度有所增加。对于学生而言,目前存在的主要难点如下:
1.对国家法律法规、政策不太了解。
在课程改革以前,这部分需要学生了解的主要只有我国宪法和《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等关于社区居民自治组织以及相关组织地位、功能和运作机制的规定。课程改革后,学生不但要学习了解物权法/民法典、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外,还要了解国家相关政策尤其是十九大以来关于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系列政策。
2.对社区状况不太熟悉。
如前所述,自城市基层治理体系由单位制转向社区制以来,居民小区的治理状况尤其是物业管理等事务与市民大众的切身利益紧密关联。但大学生大多很少关心家务,也缺乏对“琐碎的”社区事务的兴趣。有很多城市学生甚至没有和居委会、物业公司有过实际交往,在心理上也瞧不上这些社区组织。这种心态也影响了他们对于社区治理重要性和复杂性的理解。
之所以出现这两个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大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还相对不足,对于事关国家前途的宏观政治和涉及家庭切身利益的社区治理状况都缺乏足够的兴趣和关注。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要从小抓起。本课程思政改革已经在相当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关注和参与热情。今后整个教学过程设置包括从中小学阶段就要逐渐培养学生对于国家政治和社区事务的责任感。
七、教学效果
通过本章的学习,不但使同学们掌握了当前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主体组织、制度和运作机制,而且作为其中的至关重要的一方(居民),理解社区生活共同体对于大至国家政权建设小至居民个人生活的重要意义。具体如下:
1.更深入理解社区治理对于国家政权建设和居民本身福祉的意义
经过本单元学习,同学们认识到社区是城市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社区治理事关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贯彻落实,事关居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基层和谐稳定,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基层社区建设的目标是建立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2.学习紧跟国家和地方重大政策关注城市发展现实状况
近年来,全国各地城市发展都深受垃圾处理问题困扰,上海率先于2019年1月31日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并于当年7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在全国引发了很大的反响。这一重大事件全面考验和锻炼了城市综合治理能力。我们在教学中就特别指出城市垃圾问题对于城市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意义以及国家解决城市垃圾问题的急迫性。在课程论文研究中,多位同学就开展了实证调查,从多个方面考察了垃圾分类的具体实施及其对社区治理的影响,并积极提出了一些建议。
3.切实关注城市社会重大突发事件并积极研究其影响
2020年春,新冠肺炎席卷全球,也对我国城市治理提出了极其严峻的考验。社会各方面都因此受到了重大影响。我们的课程学习一再强调学习理论要同时关注实践。很多同学也因此考察各自社区的抗疫实践,并反思当地社区治理体系的成效,获得很多有益的发现。和西方国家和城市抗疫状况相比,同学们也充分认识到中国抗疫经验的成功独特之处。
4.更全面掌握实地研究方法。
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社会调查经验的启发之下,同学们也结合自己的实地研究实践,总结了很多经验教训。比如召开座谈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人数太多、太少都不行,以3-5个为宜;人员构成要在社会经济特征方面具有同质性,避免在一些问题上发生互相摩擦和冲突;参加者要对问题有相当的经验或经历;主持人尤其要发挥关键性作用,要能够探索参加者的内心从而引出其深层看法,所以事先要做好充分准备。这些经验为他们将来开展社会调查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附:相关教学资源、学生学习典型成果
相关教学资源:
参考书目:
(1)陈幽泓主编,《社区治理的多元视角: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李预兵、黄斌,《物业管理与和谐社区建设 》,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
(3)【美】马克戈特迪纳 雷哈奇森,黄怡译《新城市社会学》(第四版),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
(4)李玲,《三益社区:让思政工作在基层落地生根》,《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9年第1期;
(5)张朋智,《把握“三个坚持”做实社区思政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0年第6期。
参考网站:
(1)陈映芳,《都市大开发》,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及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
(2)中国社会科学网http://www.cssn.cn/
(3)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http://www.ncpssd.org/
(4)中国社会学网http://www.sociology2010.cass.cn/
(5)社会学视野网http://www.sociologyol.cn/viewnet/www/syw
2.学生相关学习成果:
学生课前、课上或课后搜集的与本章节教学内容相关的课程思政方面的典型资料;教学过程中师生学生活动过程的图片等;体现教学改革效果的学生的典型作业或学习心得、感悟等。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典型案例
段媛媛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犯罪社会学
授课对象:开放选修课,主要针对二、三年级社会学与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还有部分其他专业本科生
教学章节:第二章第三节犯罪社会学的理论
使用教材:吴鹏森著《犯罪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教学课时:2学时
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整体设计思路
本节教学主题是运用犯罪社会学的相关理论来解释社会问题,研究视角即从犯罪社会学的三大理论流派出发,学会面对真实场景运用相关理论,用理论来解释人们的社会行动。本节课选取的是情景模拟方法,即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选择电影《蝇王》中的某些情节,进行角色扮演,然后该小组联系相关理论解释他们所演绎人物行动的原因。之后其他小组对该组的表现进行评论,最后教师做讨论总结。课后要求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撰写书面总结和反思,让学生深刻理解“秩序”的重要意义。
本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目的是通过课堂角色扮演及讨论分析,引导学生自觉树立遵纪守法、自律自爱的意识,认识到社会秩序的重要性;通过角色扮演与讨论相结合,让学生犯罪行为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意识到人性中的弱点,加强自我行为的控制,树立向善的意识,认同中国传统优秀法律文化,实现知识传授与育德育人的有机统一。教学成效可通过课堂上学生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讨论分析和课后学生的讨论备忘录与课程反思来体现。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犯罪社会学的基本理论流派,理解犯罪社会学理论的适用范围,了解犯罪社会学理论的最新进展,学会使用犯罪社会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2.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引导学生了解中西方人性观的差异,关注不同的人性观所带来的人的行动的差异,认识到秩序的重要性,加强自我约束,遵纪守法,自律自爱,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保持内心的法律与道德坚守。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犯罪社会学的三大理论流派。
2.难点:灵活运用犯罪社会学理论分析社会现实,以及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有机融入教学内容。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前几节课我们讲述了犯罪社会学的三大理论流派,请一名同学说一下有哪三大理论流派。学生回答问题。
三个理论流派里我们又分别介绍了三种相对比较重要的理论,分析了各个理论的视角、特点、内容和适用性。现在请一名同学回忆一下,社会结构理论包括哪三种理论。请第二名同学回答社会过程理论包括哪三种理论。请第三名同学回答社会冲突理论包括哪三种理论。学生回答完毕。
教师总结:对于犯罪的社会学研究源于结构的视角,从社会结构的宏观视角来讨论犯罪原因这是社会结构理论的出发点,因为社会学家认为,社会形塑了人的行为、态度和生命中的诸多差异。用社会学家米尔斯的话来说,社会结构是个人麻烦的根源。另一方面,我们发现生活在犯罪发生的结构性条件中的大多数人并没有实施严重的犯罪。基于这个认识,微观的社会互动和过程的视角变得重要起来,它包括学习理论,控制理论和生命历程理论等。传统理论提倡的是法律的积极作用,每个社会都需要法律来维持社会秩序,对法律、犯罪具有共识,而冲突和激进理论提倡的是一种冲突的观点。犯罪学的冲突论视角有两派,一派倾向于韦伯主义,把法律和犯罪看作是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群体之间冲突的结果。另一派倾向于马克思主义,将法律与犯罪看作是资本家与工人,统治阶级与穷人之间冲突的结果,称为激进理论。20世纪70年代之前发展出来的犯罪理论本质上是男性犯罪理论,女性处于被忽视的地位,70年代之后女性主义视角慢慢加入了犯罪社会学的讨论。
学习理论的目的是为了运用理论解释社会现象,从本质上把握社会现实,加深对人与社会的理解。这些理论各有特点和适用范围,不同的理论可以解释同一社会现象,不同的社会现象也可以由同一个理论来解释,关键在于对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今天这堂课我们主要请同学们来运用学过的犯罪社会学理论,通过使用来促进记忆和理解。
2.课堂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讨论与回应
教师打开PPT,出现威廉﹒格尔金的介绍。威廉·戈尔金(William Golding,1911—1993)英国小说家,英国“寓言编撰家”。1983年,戈尔丁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蝇王》、《继承人》、《自由坠落》、《金字塔》、《蝎神》、《黑暗昭昭》、《过界仪式》、《纸人》。其代表作《蝇王》1963年被改编为同名电影,讲述了未来第三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场核战争中,一群六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在撤退途中因飞机失事被困在一座荒岛上,起先尚能和睦相处,后来互相残杀的故事。
教师两周前已经把电影《蝇王》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课后自行观看,并提出要求:
(1)学生3-6人自行组成若干小组,对电影的主要人物特征、行为、情节等由小组长组织线上或线下的讨论,讨论过程请截屏、拍照,并做好记录,形成讨论备忘录。
(2)讨论最终,各小组需选择电影中的一个较为完整的故事情节,分配角色,准备适当的服装、道具等,进行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课堂展示。
(3)每一组角色扮演的时间在10-15分钟左右。
(4)角色扮演结束后,该组学生就本组展示的人物行动结合犯罪社会学理论进行分析和梳理,讨论犯罪行为或是越轨行为发生的原因,并尽可能提出解决的路径。
(5)其他小组根据该组的展示与分析,提出讨论问题或是意见,该组进行回应。各组依次进行。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哪些理论能够比较恰当地用来解释这部电影的相关情节,以及大家从中能得到哪些重要的认识与启示。
教师在此之前可以给学生提供若干参考性的可以进行角色扮演的故事情节,比如:误杀西蒙、鞭挞孩子、西蒙之争、砸死猪仔、追杀拉尔夫等,或者可以假设当孩子们中如果有女孩的话,故事情节是否会出现某种程度的逆转。
教室需要重新布置,桌椅排在四周,中间留出表演的空间。然后各个小组依次进行角色扮演。
现以“误杀西蒙”这一情节为例,展示讨论。
人物:西蒙、杰克、拉尔夫等。
情节:在一个雷电交加的晚上,西蒙发现山洞中的“野兽”不过是具飞行员的尸体,他急忙下山告诉大家,然而此时杰克一群人已经沉迷于人扮演野兽的打猎游戏中。面对拿着荧光棒迎面跑来的西蒙,已经失去理智的杰克一群人把他当作“野兽”打死了。此时的拉尔夫和猪仔并没有做出阻拦。
问题:西蒙为什么被杀?为什么拉尔夫和猪仔没有阻拦?如果有女孩存在,是否情况会发生变化?
可能的解释:
(1)社会解组理论
社会解组是指社会规范和制度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减弱、社会凝聚力降低的一种社会状态。当社会发生急剧变迁时,旧的规范不适用了,新的规范又未建立起来,或某些规范的功能发挥受到阻碍,或几种规范体系互相冲突,人们失去了行为准则,于是发生社会解组。
在社会结构解体与重组的过程中,人们对日常行为的正确与错误、可以与不可以等的认知产生严重混乱不知如何适应这一新的环境,从而导致越轨与犯罪行为增多的现象。
电影中发生了社会解组。新的环境:荒岛——陌生、没有法律和习俗、原有的社会结构不复存在。孩子:没有接受完全的社会化。
一开始,这些孩子们是自己制定了一些规则的,比如:谁拿到海螺谁就能发言;拉尔夫是首领等。但是后来大多数孩子都选择跟随杰克,以杰克为首的孩子恃强凌弱,抢拉尔夫和猪仔的刀子和眼镜,其行为逐渐变为:误杀(西蒙)--谋杀(猪仔)--追杀(拉尔夫)。
这些孩子所作的一切恶行,归根结底是因为在这样一个新环境中,原有的社会结构解体,法律和习俗的约束不再起作用,而且孩子们自己制定的规则缺乏对他们的约束,再加上孩子们还没有接受完全的社会化,因此越轨和犯罪的行为爆发。
(2)社会依附理论
赫希的社会依附理论认为,对他人或群体的依恋越强,青少年发生犯罪行为的可能性就越低。社会纽带有四要素:依恋(attachment):最为重要的社会纽带要素,指我们在意父母、老师等他人意见的程度。投入(commitment):在诸如获得好的教育等传统目标中,个体能量和情感的投入。卷入(involvement):个体花在传统目标上的时间量。信念((belief):对于传统社会规范的接受程度。
个人对父母、朋辈及学校的依附程度较高,会受到彼此共有的规范约束,犯罪机会较少。杰克等孩子流落荒岛,脱离文明世界,失去对长辈、制度、权威的依赖,对同伴的依恋情感加强,但是这个团体在“更有能力的”杰克的领导下逐渐变得原始野蛮、残忍凶狠,孩子们也逐渐变得反传统价值观,不受约束的状态容易犯罪。
赫希认为,在社会联系的四个要素中,对他人的依恋和共同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的信念之间有一定的直接关系,儿童尊重大龄儿童和父母,一般会接受他们的要求。岛上其他孩子将杰克的话视为准则和要求,表示对杰克的尊重,因此在面对越轨行为即谋杀西蒙的时候,依恋使猪仔和拉尔夫产生遵从行为。
另外与投入多少有关。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愿意对事情作出承担及努力,奉献程度较高,犯罪的机会便较少,因为他会考虑由此而引起的代价。杰克一群人奉献意识薄弱,失守火堆、不参与搭建草棚、不愿意主动分享肉食等。
还与信念有关。信念指社会公民共同分享的价值观及道德标准,健全信念能强化个人的自我控制力,减少犯罪的机会。杰克一群孩子充满暴力、控制欲、兽性和非理性,倾向犯罪。
(3)社会控制理论
雷克利斯认为阻碍人们走向犯罪的原因有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的抑制因素,内部因素就是健康的个人品格所表现出来的那些“内部力量”,比如良好的自我形象、坚强的自我、正确的人生目标等。他认为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抑制力脆弱,都会导致人们走上违法犯罪。因此,需要加强自我控制能力,尤其是依靠社会控制来遏止个人的犯罪倾向。具体而言,内外在的吸引力和控制力可分为以下四种:
内在吸引力:一切愤怒、冲动及忧虑等负面情绪的内在推力,这些内在推力会使人失去理智及判断是非的能力。如杰克对拉尔夫掌权的不满。
外在的吸引力:包括歧视、贫穷及失业等外在推力,以及负面的朋辈影响、社会风气等的外在拉力。
内在自我控制:内在自我控制包括自我形象、个人奋斗目标、不利环境的容忍程度及规范的内化。当以上项目的程度较高时,便可以有效阻止个人犯罪。
外在控制力:外在控制主要体现为社会的规范和法律。完善的外在控制,能对个人设定一种限制。
社会控制论认为,家庭学校的教育失败是导致犯罪的主要原因。 正是由于荒岛上的生活使孩子们缺乏了外在的控制和监督,也没有受到正确的指引,使他们产生了一连串的失范行为。
所以,对于现实中人性恶的一面,社会应当增强家庭教育,强化父母对儿童的监管;严格学校教育;以社区为单位,让社会机构督促,吸引青少年参加更多的合法社会活动。
(4)女权主义视角
一些激进派的犯罪学家试图将犯罪研究的重点放在针对女性的性暴力犯罪上。认为男性和女性的生理结构决定了男性处于积极的性暴力攻击的地位,而女性则处于一种易于被伤害的地位。而男性对女性的这种优势不仅为男性控制女性服务,而且解释了强奸和许多性暴力犯罪的原因。
与这种激进的生物决定论不同的是,其他一些犯罪学家则认为女性的易于受害性不是由生物决定,而是由其社会地位决定的。正是因为在男权社会里,女性的从属和被统治的地位,使得男性对女性富于攻击性,而在男权社会的传统里,这种攻击性是男性的基本权利和特征,而女性的社会角色则被要求是隐忍和顺从的,因此,男性对女性的性暴力正是男性对社会统治的一个侧面。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者认为,女权的低下是阶级社会的常态,阶级社会的女性首先是被资本统治的,然后才是被男性统治的。在生产力几乎缺失,物质基础极其匮乏的荒岛上,就不存在阶级社会的背景条件,女性的社会劳动力反而成为一种珍贵的稀缺资源,那么就留给女性发挥影响力的空间很大,相应的她的社会地位、重要性相对要高。
在一个以男性为主的孤岛中,女性的出现可能不仅无法制止谋杀现象的发生还会让女性自己受到伤害。例如强奸等犯罪行为的发生。因为女性从生理结构就决定了其
占优势,并且处在没有任何约束的环境下,男性对女性的控制变得更加轻而易举。
女性自身也会参与到犯罪中。女生在受到侵害后,一是有可能自杀,二是利用自己独特的性别优势,反过来去谋害男孩,导致女性犯罪。
女性的出现可能会激化矛盾,使得犯罪行为发生得更早更多,在生存都面临困难的处境下,女生会倾向于拥有更多物质的帮派,为了得到女生支持帮派内部很有可能会产生冲突,破坏团结协作。赢得女生支持的一方则会更加肆无忌惮,产生优越感,想要打压其他人,激化矛盾。
情况1:在电影中开始男孩们以海螺作为权力的象征,如果有女性的出现,极其有可能女生会代替海螺,成为权力的象征,激起男孩们对女生的征服欲,对权力的占有欲。谁拥有了这个女生,谁就可以掌握话语权。在众多男生中,谁拥有女性代表谁更有能力,更有地位。女性与海螺最大的区别就是女性有思想、有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海螺只能被动的掌握的权力者手上,当女性取代海螺的地位后,女性可以主动的选择权力的拥有者。如果女性认为大家团结一致等待救援是明智的,选择拉尔夫掌权,那么所有人都要服从长官的命令。通过权力来引导大家的走向。
情况2:在一个以男性为主的孤岛中,女性的出现也有可能会制止谋杀现象的发生,还可能会让大家团结一致,增强凝聚力。女性在心理、生理上要比男性成熟的更早一些,看问题能够更成熟理性些,可以客观地去帮助大家分析问题,女性较男性更柔和一些。当团体内发生对立时,可以安抚一方的情绪来缓解冲突,让大家团结一致,齐心协力,防止两大对立团体的形成。
情况3:当两大对立阵营形成后,女性的出现可能会对双方形成一种制约,避免双方的互相伤害,制止了犯罪行为的发生。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学生讨论得出的一些关键词写在黑板上,如人性、秩序、规范、自我控制等。
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讨论回应结束后,教师对各组学生的实践情况做总结:
(1)理论运用要注意情境。不同的情境,理论的解释力是不一样的。一方面要熟悉理论,另一方面对来自西方的犯罪社会学理论不能盲从,需要将理论本土化。
(2)人性的复杂性。电影是基于西方原罪说、人性本恶的前提,展现非理性冲动的后果。东西方性本善与性本恶的争论自古至今,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人性的复杂性,避免让人性恶的一面占据社会主导原则。
(3)规范、秩序的重要性。没有规范与秩序的社会会濒临崩溃,社会化、再社会化和自我社会化能够内化社会共享的价值观,帮助人们更好的生活,维护社会生活的稳定。
(4)自我约束。人性中有恶的一面,不仅需要道德、法律等外在约束,更需要有意识的自我约束来有效控制自己的行为。特别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更要保持清醒的认识,避免盲从。
3、课后作业
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深化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要求各小组将讨论备忘录、情景模拟角色扮演体会、讨论和反思结合犯罪社会学理论写成文字,课后上交,作为平时成绩的一个重要参考。
本部分教学通过对电影《蝇王》的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和理论思考,引导学生正视人性中恶的一面,认识到建立规范与秩序的重要性,自律自爱,立德修身,加强自我约束,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学习,自觉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了知识传授与育德育人的有机统一。
六、教学反思
1.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塑造人的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社会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在观察学习中,具有决定性影响的是环境,如社会文化关系、榜样等客观条件,只要控制这些条件,就可促使儿童的社会行为向社会预期的方向发展。他在实践中证明,在观察学习中,人们不用什么奖励或强化,甚至也不需参加社会实践,只要通过对榜样的观察,就可学到新的行为。通过这种“无偿式学习”,人们可以指导自己的行动。基于该理论,作为一种情景模拟活动,角色扮演是在真实的模拟情景中给予扮演者角色实践的机会,使扮演者体验某种行为的具体实践,帮助他们了解自己,并能改进提高自己。角色扮演能够通过“观察学习”和“无偿式学习”塑造人的行为。
在课堂上引入角色扮演,一方面不仅能够督促学生课前认真观看电影或是阅读原著,集思广益,充分准备,推动小组合作,另一方面学生自编自演,让枯燥的理论学习与运用转化为饶有趣味的参与式学习,课堂氛围特别活跃,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在表演中也体现了学生卓尔不凡的创造性与创新性。在表演、模仿、讨论、回应中,学生得到了正确、美好、规范的行为刺激,有助于养成良好的秩序观念,加强行为的自我约束。
2.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得以凸显
情景模拟教学中学生是舞台上当仁不让的主角,教师更多扮演的是主持人的角色,起到引导的作用。教师勾勒出一定的场景,提出合适的问题。学生自己探求知识,构思台词,临场应变,总结反思。在情景模拟教学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学生是主动的学习,主动性始终贯穿着学生的自主活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地发挥,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情景模拟教学让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得以凸显,在角色扮演中学生更是亲身体会到秩序、规则、自律的重要性。这不仅是教师和他人教育学生,更是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过程。亲身体会、自己教育自己远比他人教育自己的效果要好,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能得到学生自主的高度认同。
3、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大众化,使得提高学生的实际竞争力成为高等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学生的实际竞争力不只是体现在考试分数中,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实践应用能力上。情景模拟教学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在角色扮演中,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临场应变能力能得到训练,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能得到增强。开展情景模拟教学更能为学生未来的就业谋职做好前期的铺垫准备。
教育的目的不是单纯为了教育,而是通过思想上的引导,让学生在行动中能有所体现,这才能真正地达到教育的目的。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学生把书本上西方的犯罪社会学理论转化为实践中本土化的日常行动,真正的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获得良好的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七、教学效果
1、课堂氛围活跃
在各组进行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不仅各组成员合理分工,积极互动,整个班级的学生都兴趣盎然,情绪高涨。对于同学们的表演,大家都报以开心的微笑和热烈的掌声。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让课堂上的“手机党”和“低头族”们从电子设备中抽离出来,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有效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2、学生灵活运用理论
在小组情景模拟角色扮演之后,成员还就所表演的故事情节运用已经学过的犯罪社会学理论进行了分析,其他小组则根据该组的理论分析提出疑问或是补充,台上台下进行了有益的、多次的沟通、争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了讨论。正是通过这种讨论与争辩,理论知识才能被学生灵活的运用,真正内化为自己的认知,并在今后指导自己的行动。
3、教学真正相长
教师对于学生情景模拟的点评和学生们的课堂讨论与争辩,形成头脑风暴,激发了所有人的发散性思维,课堂教学时常会涌现一些灵感与顿悟,对教师的个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改善教学的试验场。教与学良性互动,师生感情增进了,教学的目的也在无形中达到并增强了。
附:相关教学资源、学生学习典型成果
1.相关教学资源
(1)(英)威廉·格尔丁著,龚志成译:《蝇王》(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2)《蝇王》电子版:http://t.icesmall.cn/bookDir/3/421/0.html
(3)电影《蝇王》1963年版
(4)豆瓣电影网的相关影评: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295697/reviews
(5)(美) 斯蒂芬·E.巴坎著,秦晨等译,《犯罪学:社会学的理解》,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6)孙小克、杨东杰著,《魔鬼与鲜花:美国犯罪学新论》,书海出版社,2001年3月。
(7)高英东著,《美国社会的犯罪与犯罪治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11月。
(8)李小芳、惠霞,《析<蝇王>所反映的人性观》,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12月。
2.学生学习典型成果
组织学生对于《犯罪社会学》课程思想政治改革进行讨论,以下为讨论帖子(节选部分)
段媛媛 12-30 13:30 请谈谈《犯罪社会学》课程思政改革的体会
各位同学,本学期《犯罪社会学》进行了课程思想政治改革,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学习有机融合,因为失范及严重的失范行为即犯罪行为是一种特殊又普通的社会现象。特别是在电影《蝇王》的情景模拟和讨论中,我们尤其感受到失范和犯罪行为的恶果,就更能体会到规则、秩序等的重要性。请大家畅所欲言,谈谈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感受与体会,有哪些好的做法,未来我们还可以在哪些方面进一步推进?
回复1喻婕190732130B 政管19321(社会学)2020-12-31 01:05
通过犯罪社会学的学习,加深了我对于犯罪的理解,就算只是普通的小的失范行为也是不应该出现的,勿以恶小而为之,无论是一开始的破窗实验还是后来对《蝇王》的再研究都是让我们通过自己研究和演绎的方式更加深刻地体会失范以及失范所带来的后果。课上也学习了各种各样的理论,了解了前人的观点。课堂上印象最深的一点是老师通过“上课不能玩手机”这一十分简单又清晰的案子为我们详细地说明了身边所发生的失范行为,非常接地气易于理解。我觉得这种专业课和思政元素相结合的方式非常好,对于专业课来说,加强了同学们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对于思政来说,使枯燥的内容不再那么单调,同学们更方便接受,一举两得,未来可以举更多的更详细的例子来帮助同学们进行理解。
回复2 贺俊铭180732110B 社管18321(社会学)2020-12-31 01:03
之前在考插班生时期曾涉猎过刑法学,当时的我对犯罪这个词更多停留在概念的地步仅仅知道法不可违。在犯罪社会学结束的时候逐渐发现,原来犯罪并不仅仅只是一个概念,我们还可以追其前因后果。造成犯罪的原因是什么 :个人,家庭,社会多方面甚至与生俱来 都有可能 ,而犯罪对社会的影响又是什么,这些都可以供我们思考,同时也加深了我法律不可触碰的印象。课堂上的“破窗实验”一方面让我们对这门课有更浓厚的兴趣,促使我们每个人都进行参与,另一方面也让我们认识到了即使是一个小的无意中的越轨行为,在将来都可能会变成人人都模仿的违反道德的事情。
蝇王的观影体验让我感受到了规则的重要性,以及对很多理论比如社会标签论、社会解组论、社会冲突论有更深刻的认识。通过表演也让我们对当时那个时候小孩所处环境有了切身体会,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这些仅仅存在于书本上的知识。在课堂结尾,犯罪类型中的青少年犯罪也是我较为关注的点,包括最近多发的热点问题都与青少年教育有关,我也对这一部分有较浓厚的兴趣。总的来说,犯罪社会学是我上的最为丰富,教学方式也最多样化的一门课,得益于段媛媛老师,我从中受益匪浅,不仅仅局限于学习,也包括做人。
回复3陈依婷190732129B 2020-12-30 23:38
通过一学期对于犯罪社会学的学习,让我感觉到受益颇多,给予了我很多的启示。本来总感觉“犯罪”一词仿佛离我们很远,只是在新闻或者电视电影中碰到,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每个学科对于犯罪有不同的定义以及犯罪社会学的由来发展以及很多理论,从课上的讨论也学习到很多不同专业对于同一个事件不同的解读。
“破窗实验”让我们真实体会到原来这一现象在我们身边普遍存在,令我们感受到规则意识、秩序、安全、守法等等的重要性,勿以恶小而为之。仅仅是整齐停靠自行车或者留下一点小的垃圾这样小小的越轨行为,如果不去正确地改正规范,那么结果也会变得糟糕。在《蝇王》各个小组表演以及分析讨论中,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到犯罪社会学的众多理论,而在激烈的讨论中我们也发表了各自的看法,不同的专业对其解读有所不同,我们站在社会学角度还运用了社会心理学知识,广播学的同学对于电影细节的处理也很到位,我们还引申出更多视角立场,发散我们的思维去看待这一事件,也警醒大家注意青少年犯罪问题。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典型案例
辛方坤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管理学原理
授课对象:行政管理、政治学二年级
教学章节: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第三节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使用教材:周三多,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课时:2节
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整体设计思路
管理学课程思政育人典型案例教学模式内容,首先,必须保证有鲜明的案例主题及所结合的章节,这是完成管理学课程原理教学任务及思政育人教学任务的必要前提条件;其次,要有明确的案例教学的意义,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掌握哪些基本的原理,以及在成长道路上的价值引领;再次,要结合管理学相关原理,选择恰当的案例进行诠释,使其能形象生动地说明基本的管理学原理,使学生易于理解,并从中受到成长方面的启发;最后,要对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进行反思,及时总结案例教学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管理学》课程本身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思政元素,在课程专业知识点教授过程中,充分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加强思政元素与专业理论知识的有机融合。一方面,在提高学生管理学专业素养的同时,促使学生掌握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论,实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对管理问题的捕捉 、分析和解决能
力;通过管理学思想史案例的讲述,不仅使学生明了传统管理基本观点对现代行政管理所发挥的重要影响和作用,使学生明了传统管理思想及其观点的由来,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帮助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著名企业的管理实践中感悟富有东方特色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尤其是将传统的管理思想与现代的治国理政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到行政管理专业的发展前景和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水平、政治理论觉悟、道德行为品质、传统文化素养,使学生充分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提高学生运用管理理论知识解决管理实践问题的能力,是管理学课程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具体到《管理学》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中,要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有必要带领学生进入行政管理的实践田野,使学生从实践层面更好地认识理论,同时结合实践的观察与体验,提升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的水平。在管理学原理的教学中,我们充分挖掘已有的实践管理资源,带领学生走进青浦的村居,在实践的田野中,实现老师的“ 教 ”与学生的“学”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
1.课堂教学阶段
亚当·斯密是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和哲学家,1776年发表了《国富论》,该著作不仅对经济学、政治学的发展贡献很大,而且包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国富论》论述的重点,一个是“国富”,即一个国家怎么能变的富裕,另一个是“裕民”,即人们的生活怎么能得到改善。他从分工的角度去解开这两大难题。他认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依赖于技术的进步与创新,即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靠什么?靠分工。他列举了生产扣针的例子,如一个人从抽铁线、拉直、切割、打磨等等工序都干,那么一天一个人平均只能生产20个,如加以分工,由18个专业操作工来完成,一天每人能平均生产4800个。分工后,劳动熟练程度提高,人们转移工序的时间减少,每个人只做一件事,容易改进技术,容易有创造性。所以,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力的源泉。关于分工的理论,是继承与发展了斯诺芬、柏拉图等人的分工思想,后来李嘉图、穆勒、马歇尔又发展了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马克思则一方面充分肯定了亚当斯密分工理论的重大意义,又指出他对分工产生的根源分析的不足,明确提出分工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教学过程中,主要给学生从3个方面介绍了分工理论:
①分工可以使劳动者专门从事一种单纯的操作,从而提高熟练程度、提升了效率。在介绍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给同学们介绍《卖油翁》的传统故事。通过对传统故事的介绍,说明了分工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了坚持不懈的道理:只要我们长期坚持不懈地从事一种单纯的操作,就可以提高熟练程度、增进技能。所以,通过此方面的介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大家能够对未来的事业坚持到底。
②劳动分工可以使劳动简化,使劳动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一-种特定的对象上,有利于提高管理职能。对一个组织而言,只有一个高、中层管理者都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才不会产生推诿、扯皮等不良现象。每个员工也要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干好本职工作。如果公司像一个庞大的机器,那么每个员工就是一个个零件,只有他们爱岗敬业,公司的机器才能得以良性运转。公司是发展的,管理者应当根据实际动态情况对人员数量和分工及时做出相应调整。过去企业多职责不清晰,问题频出,且难以追责。为此,很多企业在改革过程中,把职责分工明晰化,但是部门间协作意识弱,出了问题还是扯皮、踢皮球,老板就像个“救火队长”,整天疲于协调关系,想做改进,却不知道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所以,通过分工理论的介绍,使同学们了解现代管理体系对组织的影响。
③分工也给组织带来了一系列弊端。尤其是进入互联网时代后,越来越多的行业需要顺应互联网潮流,与互联网进行融合,即各种形式的“互联网+”,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地发生演变,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所以,在当今时代,强化与其他专业领域的融合与合作在当今时代尤为重要。通过课程教学,使同学们认识到需要掌握系统的知识、具有综合的本领才能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使同学们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总结提问阶段
请同学们谈谈对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的感想。通过综合同学们的发言与表达,最后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是有当时的时代前言性的,其适应了当时社会对迅速扩大劳动分工以促进工业革命发展的要求,成为资本主义管理的一条基本原理;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任何理论都有一定的发展局限性,这启示同学们进行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但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推动理论不断向前发展;同时,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要树立正确的团队意识。团队建设就是有计划有组织地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与信赖,在工作中分工合作更为默契,对团队目标认同更统一明确,完成团队工作更为高效快捷;而且还启示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工作过程中要深刻领悟到“熟能生巧”的人生哲理,正所谓“行行出状元”——只有在学习工作过程中做到专心、恒心,才能成为该行业领域的佼佼者,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六、教学反思
1.在《管理学》课程学习中,已有的教材更多的介绍西方的传统管理思想,而事实上,中国传统的管理智慧也非常多,从孔孟之道到墨子学派,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无为而治等等,都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管理哲学思想,而已有的管理学教材明显对这些介绍不足。作为管理类专业学生在一年级必修的学科基础课程,《管理学》课程有必要承担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色,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影响。
2.在《管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如何向学生介绍优秀中国企业家的成长故事,尤其是中国优秀企业的管理实践,例如联想、华为、海尔等优秀的企业,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这些企业的实践去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显得尤为重要。这种课程思政的实践,一方面能够使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实践案例,通过案例来提升管理学知识的认知,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了解优秀中国企业的文化与成长之路,形成与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企业管理思想的理论自信。
七、教学效果
课程思政的效果如何,最终还是以学生的获得感作为检验标准。在管理学原理教学实践中,自觉地树立起德育意识,担当起教书育人的重要职责,推进教学方式的改革,从“以教为主”“课堂为主”和“以结果评价为主”向“以学为主”“实践教学结合”“结果与过程评价结合”的转变,使学生有动力去愿意学、探索学、积极学,不仅切实增强学生的获得感,更实现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典型案例
赵雅丹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国际危机管理
授课对象:国际政治大三年级
教学章节:海盗危机与中国的亚丁湾巡航
使用教材:和平与战争之间,[美]理查德.内德.勒博,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
教学课时:3节
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整体设计思路
本课程,在内容上强调“讲好中国故事、增进国内外学生的相互了解”;在方法上,让学生通过相互连续追问的方式深入思考,学会趋势分析、文献研究和访谈、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基本方法。具体如下:(1)总体把握。对近20年内全球海盗报告事件进行趋势回顾,分析热点地域转移、各地区海盗事件数量变化的原因。(2)与中国进行联系。引导学生思考:国境外、公域内的海盗问题与中国的发展和转型有何关系?中国为什么要按照安理会决议参加亚丁湾护航?(3)具体案例分析。翻转课堂,请学生小组介绍中国亚丁湾护航的成果(包括总航次、护航舰队组成、护航区域、护航具体任务、每航次护航期、与其他国家护航编队的协调),通过“讲好中国的护航故事”使国内外学生了解中国在亚丁湾护航所做的努力。(4)革新研究方法。通过访谈护航官兵,得到一手资料全面展现护航官兵执行任务和日常生活情况。(5)不同案例的比对。近几年西非海盗危机成为热点。本课程有来自西非地区的留学生,请他们介绍西非海盗的缘起、地区内各国的政治矛盾、打击海盗军事能力和信息沟通能力。使中国学生增进对对方的了解,并就“护航是否是解决海盗危机的可行性办法”展开讨论。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本案例分析之前,通过一系列概念、范畴和原理的深入讲解,使学生掌握国际危机管理基本理论,各国危机管理体制的组织建构和职能划分,以及国际危机预警、互动、传播的基本方法,打好理论基础;
坚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将当代中国面临的危机和比较新的全球危机实际案例融入到本课程的教学当中。
学生通过同类型几个案例的总结归纳,掌握某一类型的国际危机的发展规律和影响因素。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1)反海盗与中国的外向型经济、海权转型、大国地位的关系
(2)迄今为止中国亚丁湾护航的36航次进行全面的梳理
(3)通过对比,让学生对中国海军的发展与反海盗能力的提升感到自豪。
四、教学过程(3000字左右)
课程引入:
播放好莱坞电影《加勒比海盗》、《菲利普斯船长》片段,增进学生对海盗的直观感受。
海盗危机的基本内容
内容 | 融入点 | 形式 |
1.海盗的概念辨析 海盗,意指专门在公海上抢劫其他船只的犯罪者。 根据《日内瓦公海公约》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海盗行为需要同时具有以下条件: (1)实施行为的主体更多是私人船舶、游艇上的乘客、船员。 (2)行为主体的主观表现是为了个人目的,也许受地方军阀的庇护,但是并不从属于国家,没有国家或地方政府的派遣。 (3) 行为对象是另一船舶或者其上的人员、财物。 (4) 海盗行为包括对行为对象实施非法暴力、劫持或抢劫的行为;明知该船舶是海盗船舶仍然自愿给海盗活动提供帮助的行为;对前两种行为实施教唆或故意提供帮助的行为。 (5)行为地点为公海或任何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区域或两个以上国家的海域之上。 | 国际秩序、公域和全球治理 中国是世界的一份子 | 教师讲授 |
2.海盗和海上恐怖主义、海上武装抢劫的区别 (1)海盗行为与海上恐怖活动存在根本区别,即是否掺杂了政治目的。 现实中,大多数海盗的海上劫掠以金钱或财物为目的,没有直接的政治或宗教的目的。 注意区分组织目标和行为目标。 (2)海盗和海上武装抢劫的根本区别仅仅在于犯罪行为发生地域的不同,由此衍生出的对这两种犯罪行为的管辖权归属也就不同。 内水、领海和港口的劫掠行为是“海上武装抢劫”,适用于国内法。 公海上的劫掠行为是“海盗”,适用于国际法。只要在公海上发现,各国均可在公海上对其进行紧追、打击和抓捕,并可带回本国进行依法处理 | 教师举例提问: 菲律宾的阿布沙耶夫组织虽然是反政府武装,但是他们在海上劫掠人质的行为是为了索要赎金,而没有直接的政治目标。 | |
3.全球海盗袭击数量梳理与回顾 对近20年内全球海盗报告事件进行趋势回顾 索马里、东南亚、和西非三个热点地区 | 教师Ppt上列出表格和柱形图 结合地图讲解 | |
4.海盗的手段 | 教师和学生列举代表性的新闻事件 | |
5.海盗的集团化和现代化 海盗的投融资和金融化 | 教师讲授 |
(三)索马里海盗危机
内容 | 融入点 | 形式 |
1.索马里海盗兴起的原因
| 归纳总结的方法 | 学生小组翻转课堂 |
2.索马里海盗的发展趋势回顾
| 趋势分析的方法 | 学生小组翻转课堂 |
3.索马里海盗的危害——对海上经济活动的破坏
| 中国的海上生命线与中国海权转型 中欧海上航线的经济性与中国的经济发展 国家利益观、大国意识 | 学生小组翻转课堂 观看当时的新闻视频 讨论:海盗危机对中国有什么危害 中欧班列或者途径好望角的航线能否替代印度洋航线 发散思维:北极航线的经济性如何? |
危机的管理——联合国安理会关于索马里局势与所马里海盗的决议 | 中国作为危机管理方,进行第三方危机管理的历史 融入国际规则 | 学生小组翻转课堂 列表梳理 讨论:为何国际社会在亚丁湾成功护航,注重和其他地区进行对比,东南亚和西非为何没有国际护航 |
4.联合国亚丁湾护航的形成过程 (1)始于联合国粮食援助护航
(2)索马里总统的主动邀请
(3)开始为商船护航
| 中国承担国际责任,负责任的大国 中国尊重别国主权完整 | 学生小组翻转课堂 |
5.联合国亚丁湾护航的目标
| 学生小组翻转课堂 | |
6.联合国亚丁湾护航的护航制度 (1)国际护航制度的分工
(2)国际护航制度的合作
| 理解全球治理的必要性和难点。 | 教师讲授 或安排学生访谈护航官兵,获取一手资料 |
(四)中国的亚丁湾护航
内容 | 融入点 | 形式 |
引入
| 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 持续至今的护航,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 | 教师讲授 或安排学生访谈护航官兵,获取一手资料 大量的图片给与学生直观感受 |
1.护航的四项任务
| 教师讲授 或安排学生访谈护航官兵,获取一手资料 | |
2.舰队组成:
| 中国的大国实力 | 教师讲授 或安排学生访谈护航官兵,获取一手资料 |
3.护航区域
| 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分工合作,共同承担 | 教师讲授 或安排学生访谈护航官兵,获取一手资料 |
4.护航的流程
| 教师讲授 或安排学生访谈护航官兵,获取一手资料 | |
5.反海盗实务 (1)发现及判断
(2)打击海盗
(3)如何处置海盗
| 了解护航的真实经历,理解中国军人的伟大,向中国军人致敬 | 教师讲授 或安排学生访谈护航官兵,获取一手资料 给学生播放央视反海盗演习视频,以及“徐州舰”护航期间打击海盗的新闻视频 国际法上执法成本太高,反海盗屡禁不止的原因。 引导学生比较几种抓获海盗后司法审判的方式及其成本,讨论哪种方法比较可行。 |
6.长期化、制度化的护航 第一批编队
2008年至今的36批护航编队完全梳理 按照护航舰队批次、两条主力舰及其参与次数、补给舰及其参与次数、主力舰所属编队、启航时间,对迄今为止的36批次护航编队进行全覆盖式的梳理
| 海军舰艇编队执行护航任务,是我国首次使用军事力量赴海外维护国家战略利益;是我军首次组织海上作战力量赴海外履行国际人道主义义务;是我海军首次在远海保护重要运输线安全。 疫情期间,护航更加艰苦。感受军人的伟大。爱军 | 教师讲授 或安排学生访谈护航官兵,获取一手资料 教师整理成表格 |
7.护航杂谈(日常生活)
| 感受护航的细节 提升学生对护航的认识、理解和崇敬 着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有志于成为一名“胸怀天下、爱国自尊、实事求是”的优秀青年。 | 教师讲授 或安排学生访谈护航官兵,获取一手资料 |
(五)西非海盗危机
内容 | 融入点 | 形式 |
1.西非海盗产生的原因 | 留学生讲述 | |
2.西非海盗的数据分析 | 留学生讲述 | |
3.西非各国打击海盗的动机和能力 |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 留学生讲述 |
4.目前西非打击海盗的可行性办法 | 留学生讲述 |
(六)打击海盗的方法讨论
学生总结索马里反海盗的方法:
1.短期的国际巡航——成本和收益、危机当事国对第三方介入的意愿
2.长期的脱贫、改善经济条件
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只有这些方法和手段吗?对于涉及多个国家(比如西非、苏禄海等区域)面临共同危机,如何反海盗:
政府军事打击
如:菲律宾军事剿灭阿布沙耶夫组织
个别国家向个别国家申请军事援助,比如援助退役军舰等
2.国家内部制度化和反腐败
3.信息分享和互相有条件开放领海
4.船舶业和保险业的自救措施
六、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的优点和成功之处,得益于国内学生和留学生共上,得益于能够对海军的护航官兵进行访谈。学生能够跳脱出书本,对海盗问题进行直观、深入的了解。但是,本课程还可以进一步提高:
留学生和国内学生由于语言隔阂,交流不够顺畅。如果留学生对西非海盗危机讲的不够细致,对后续的比较影响较大。
定量的研究方法用的比较少,可以将国际危机预警中的监控方法放到本次课程中,建立一个数据库,进行定量研究。
七、教学效果
1.观察学生的精神风貌及行为举止:精神饱满,激发学习兴趣,不看手机,积极讨论。
2、第一堂课将本学期的案例题目发放给学生,学生组成小组后,自行选择海盗危机中的案例,进行充分准备后,翻转课堂。将学生的教学展示列入平时成绩考核范围。
3、构建课程微信群,及时转发一些课程相关的新闻事件,帮助学生资料更新,从选题、分析角度、分析框架等方面综合辅导学生的案例分析。及时听取学生的学习评价,并按照学生的兴趣进行课程内容的相应调整。
4、本次课程的讨论的内容、分析方法会体现在期末考试内容中,验证学生对海盗危机的掌握程度。
5.本课程入选2019-2020学年本科生评教成绩排序前30%的课程,本人进入了2019-2020学年本科生评教成绩排序前30%的任课老师名单。
附:相关教学资源、学生学习典型成果
相关教学资源:与本章节教学内容相关可供学生课外学习参考的课程思政方面的书目、文章、网站信息等。
(1)王帆,姜鹏著,《揭秘:国际危机决策案例分析》,人民日报出版社,2017
(2)杨海峰著,《中欧国际危机管理互动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3)徐辉著,《国际危机管理理论与案例解析》,国防大学出版社,2011
(4)郑伟著,《国际危机管理与信息沟通》,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
(5)许蔓舒编,《国际危机预警》,时事出版社,2008
(6)龙小农著,《跨国危机管理理论方法及案例分析》,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7)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危机管理与对策研究著,《国际危机管理概论》,时事出版社,2004
《菲利普船长》片段: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p4y1D7id?from=search&seid=12860583219621483825
2.学生相关学习成果:学生课前、课上或课后搜集的与本章节教学内容相关的课程思政方面的典型资料;教学过程中师生学生活动过程的图片等;体现教学改革效果的学生的典型作业或学习心得、感悟等。)
一位阿根廷学生在接触中国海军亚丁湾护航的案例后,表示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在反海盗上花费了如此巨大的精力,这是在外电中鲜少报道的,表示了对中国全球治理方面努力的赞许。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典型案例
孔凡河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行政学原理
授课对象: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2020级
教学章节:第三章 行政职能 第三节 政府的基本职能
使用教材:齐明山:《行政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教学课时:2节
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整体设计思路(500字左右)
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政府基本职能的内容,即政府的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以及社会职能等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政府的保卫国家主权职能,发展民主职能,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职能,确保社会公平分配职能以及环境保护职能等等。这是本节课程思政教学的“融入点”,是课程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结合部”。通过对这些思政“养料”的深度分析,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其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及高尚品格。同时,我们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部门见习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课堂理论熏陶和课外实践磨练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向善向上,使其成为有公共精神、有家国情怀、有法治理念、有责任、敢担当、愿服务、讲奉献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政府职能的分类情况,理解政府职能的主要内容,掌握实现政府政治职能、经济职能、社会职能以及文化职能的基本途径。
2、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情操、责任意识、公正意识、环保意识等;使学生树立对我国维护国家安全和政府治理制度的自信心。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政府职能的主要内容、分类方法、实现机制
2、教学难点
政府职能分类的标准、政府基本职能的内在逻辑关联
五、教学过程(3000字左右)
政府的基本职能就其内容而言,包括政治职能、 经济职能、文化职能以及社会职能等4个大的方面。该部分教学内容可以与思政教学有机衔接起来。在讲述政治职能、文化职能和社会职能的主要表现时,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进来,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具体而言,政府职能知识体系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融入点如下。
首先,政治职能。政治职能,又称统治职能,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所发挥的政治作用。政府的政治职能主要包括政治统治职能、保卫国家主权职能和发展民主的职能。
政治统治职能是政府最基本的职能。这主要是因为:政府存在的首要目标就是维护政治统治,加强其政治统治的合法性。所谓的“政治中立”、“政府中立”,事实上是不存在的。美国学者古德诺所主张的“政治中立”,并不是要政府脱离政治,而是主张通过立法的形式,把政党政治排斥在政府之外。就是说,政府里面不需要存在党派之争,国会里面可以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政府的其他职能都是为了实现政治统治职能,加强政府统治的合法性服务的。古今中外,人类历史上,“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王朝、政权也不在少数。
此时,我们引导学生讨论思考世界上最为典型的亡党亡国的例子及其根本原因。经过学生的热烈讨论后,我们以苏联解体为例予以全面总结。苏联解体的原因固然极为复杂,但有一点不容否认的,那就是上个世纪80年代,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提出所谓的“新思维”,打着“改革”的旗号,推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倡导所谓的“民主化”、“公开性”、“多党制”、全盘私有化、大搞历史虚无主义,完全背离了马列主义,彻底丧失了对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造成了党内外思想混乱和社会政治动荡,最终导致苏联亡党亡国。这种惨痛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值得我们认真吸取。
保卫国家主权职能。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很难想象,一个连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都不能捍卫的政府,何以能立足?近代以来,中国被西方列强侵略和瓜分的惨痛历史以及冷战结束以后的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等,都充分表明,捍卫国家主权是一个政府的重要职责。国无主权则人无人权。尤其在当下,世界并不太平。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正受到严重威胁。因此,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国防建设,捍卫国家主权和国家尊严。《孙子兵法》第一句话就是: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我们以中央军委印发《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合作战纲要(试行)》为例,说明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捍卫国家主权与安全的重要意义。2020年11月7日起正式实施《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合作战纲要(试行)》。该《纲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围绕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新时代强军目标,明确联合作战指挥、作战行动、作战保障、国防动员、政治工作等重大原则,从制度层面回答未来“打什么仗、怎么打仗”的重大问题,强化备战打仗的鲜明导向,对推动我军联合作战能力,全面提高新时代打赢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这个《联合作战纲要》的出台真是振奋人心。
此时我们引导学生列举一些中国政府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例子。同学们列出了抗美援朝、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香港问题等几个方面,中国政府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坚强决心与行动。我们一一予以展开分析。
(1)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爆发70周年。提起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都自然会想起“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壮怀豪迈,都会永远铭记那些“最可爱的人”的英勇牺牲,都无法忘记“战胜一切强大敌人”的英雄气概。1950年美国不顾中国政府多次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和图们江,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市和乡村,把战火烧到新中国的国土之上。当时,许多国家都难以想象,中国军队刚打完解放战争、喘息未定,人困马乏,却竟然敢与拥有核武器、不可一世的现代化美军作战。当时美国军队动用了除核武器以外所有新式武器,把陆军的1/3、空军的1/5和海军的大部分兵力投入战争。但我们英勇顽强的志愿军将士不畏强敌,浴血奋战,以气壮山河的两年零九个月,书写一个个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也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
惹事,也
怕事,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腿肚子不会抖,腰杆子不会弯,中华民族是吓不倒、压不垮的。”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番话语掷地有声,铿锵有力,西方反华势力应该好好掂量掂量。
(2)台湾问题。近一段时间,台湾问题备受关注。2020年11月12日,美国务卿 蓬佩奥接受媒体采访时大放厥词,竟然称“台湾不是中国的一部分”。针对蓬佩奥这一荒谬论调,我国外交部予以坚决回击和驳斥。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这不仅是一个客观事实,也是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中国已经同世界上180个国家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蓬佩奥出于一己政治私利,置中美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于不顾,颠倒黑白、编造谎言,目的是误导舆论、扰乱视听,进一步破坏中美关系、损害台海和平稳定。他的险恶居心必须予以坚决揭露和批判。
自从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政府对台军售达9次之多。这严重侵犯了我国国家主权,违背了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中国政府正告美国政客,任何损害中国核心利益、干涉中国内政的行径,都会遭到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坚决回击。国家强大、民族复兴、两岸统一的历史大势,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强调:“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谁都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因此,中国政府敦促美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停止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接触和军事联系,停止任何损害台海和平稳定和中美关系的言行,不要在错误和危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台湾回归祖国,祖国实现完全统一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
(3)钓鱼岛问题。前段时间有一条新闻,美国“当选总统”拜登2020年11月12日在与日本新首相菅义伟 进行电话会谈时声称,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是《日美安保条约》第五条的适用对象。我国外交部立即对此错误言论予以严厉驳斥。《美日安全保障条约》是美日两国于1951年签署的军事同盟条约。其中第五条内容是“共同防卫”。条约规定:各缔约国宣誓在日本国施政的领域下,如果任何一方受到武力攻击,依照本国宪法,都应采取行动,对付共同的危险。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无论任何人说什么、做什么,都无法改变钓鱼岛属于中国这一事实,不会动摇中方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和意志。《美日安保条约》是冷战的产物,不应损害第三方的利益,把中国的固有领土钓鱼岛纳入其安全保障的范围,是对中国主权和领土的粗暴践踏,严重危害该地区的和平稳定。因此,中国政府坚决反对日本以所谓《美日安保条约》为名,拉美国为其非法领土主张背书。日美应谨言慎行,停止发表错误言论,以免使有关问题复杂化,给地区和平稳定带来消极影响。
(4)香港问题。2020年11月11日,第13届全国人大常委会(23次会议)通过“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资格问题的决定”以后,英国、澳大利亚等少数国家在这个问题上对中国进行妄加指责,发表了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比如,英国称这一决定违反了《中英联合声明》,澳大利亚外长称这“这破坏香港的民主进程和制度”等。我外交部立即向英澳等有关国家提出严正交涉,对他们借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资格问题做文章,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行为进行严厉批评。
香港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资格问题纯属中国内政,别国无权说三道四、插手干预。国家公职人员宣誓效忠制度是国际通例。英国和澳大利亚对于中国明确要求,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必须拥护特区基本法、效忠特区横加指责,这是典型的双重标准。哪个国家会允许分裂国家、背叛誓言、违反法律、勾结外部势力的人担任议员等公职?香港已经回归祖国20多年,难道英国、澳大利亚还指望港人
认同中国,
效忠国家?英国反复拿《中英联合声明》来说事有些不可思议。英国要明白,香港自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后,《中英联合声明》中所规定的与英方有关的条款已全部履行完毕。从1997年7月1日这一刻起,英国对香港事务没有任何监督的权利,根本无权借《联合声明》来干预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澳大利亚自身也存在着严重的难移民、土著人权利问题。英国、澳大利亚没有任何资格、没有任何道义和法理依据,对香港事务指手画脚。全国人大这一决定是对“一国两制”下特别行政区制度的健全和完善。特区从政者只有始终坚持爱国爱港,“一国两制”才能行稳致远,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才能得到保障。因此,我们坚决反对,以任何方式干涉包括香港事务在内的中国内政。任何对华施压,损害中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图谋都不会得逞。
这些课程内容的讲述,字里行间渗透着爱国主义价值导向,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得到升华。在本次课程内容的讲述中,我们虽然只字未提爱国主义等关键词,但课堂上却洋溢着爱国主义氛围,学生被一个个充满爱国主义情怀的案例所感染。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无痕融入”与“无缝衔接”。
六、教学反思(“对改革的总结和反思”)
在本次教学改革活动中,我们通过讲解政府职能的基本理论知识,从中发掘出进行思政教育的融入点:爱国主义精神。在讲述行政学专业知识的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思政教育,实现了知识传授与道德教育、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与升华。在本次教学改革中,本人觉得最为有效的、最能打动学生,最令学生动容的是几个最新最鲜活的时政案例。香港问题、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等是学生十分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最新动向最能牵动学生的政治神经。我们以官方的严正立场为基本遵循,对学生因势利导,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怀,便可产生水到渠成,润物无声的效果。因此,在今后课程思政改革过程中,必须十分重视收集、梳理最新的、典型的、富有启发意义的时政案例,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其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发掘课程思政教育的价值所在。
七、教学效果
通过一段时间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我们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大部分学生在行动上、学风上、精神面貌上都发生了明显改观。
1、行动上的改变。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后,部分学生利用节假日主动到上海市血液中心义务献血、到上海市图书馆、新葡萄8883官网AMG等地做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践行、提升了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
2、学风上的转变。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后,学生在学风上有所改观,迟到旷课现象明显减少,课堂上睡觉、玩手机、浏览视频、交头接耳的情况有所减少。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参与课堂讨论的热情明显增加,作业完成的质量有较大提升。
3、精神面貌上的变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后,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主动向党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同学越来越多。主动参加学院组织的各种党建活动,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参加十九大专题学习交流等活动的同学越来越多。许多学生表示,毕业后希望去中西部地区支教,或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也有一些同学渴望报考国防生,为维护国家安全挥洒青春和汗水,用青春梦托起中国梦。
附:相关教学资源、学生学习典型成果
1、相关教学资源
(1)由东方卫视出品的思想政论节目:《这就是中国》
(2)电影:《上甘岭》(上甘岭战役-电影-完整版视频在线观看-爱奇艺 https://www.iqiyi.com/v_19rwxlaw2s.html)
(3)香港回归:(珍贵历史镜头)1997年6月30日晚,香港回归政权交接仪式(https://www.ixigua.com/6744711357628678664/)
(4)反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
(https://www.360kan.com/tv/Q4Joc07kTzDrMX.html)
(5)电视专题片:《巡视利剑》
(https://www.360kan.com/va/Zc5kaXNx8Zk4Ej.html)
(6)纪录片:《永远在路上》
(https://www.360kan.com/va/Zs5rbnNw8pI6Dj.html)
(7)《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2017年版。
(8)《习近平谈及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
(9)《习近平谈及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10)专题片《中国这五年》https://v.qq.com/x/page/i0564ry9ici.html)
2、学生相关学习成果
(1)学生利用节假日主动到上海图书馆、新葡萄8883官网AMG、上海市徐汇区上中路51弄、国家会展中心周边、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路街道志愿服务中心等地做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图片)
志愿活动名称:“燚路同行”暖冬募捐志愿活动
时间:2020年11月24日;地点:17号楼
参与者:赖霜等同学
活动内容:收集整理捐赠者捐赠的物资并分类打包
尹俊杰同学:2020年 12月27号在上海血液中心献血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典型案例
王聪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基层政治与地方治理
授课对象: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各年级学生
教学章节:党建引领下的城市社区治理
使用教材:《基层政治与地方治理》(朱新山著),上海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基层治理》(陈家刚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年。
教学课时:2节
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整体设计思路(500字左右)
“党建引领下的城市社区治理”专题围绕城市社区治理和城市基层党建问题,以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疫情这一现实案例为载体,探讨城市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角色定位,以及城市基层党建在城市社区防疫中的引领作用。旨在激发学生对城市社区治理问题的兴趣以及分析和解决社区治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学习热情和启发学生思考。本主题将党建元素融入城市社区治理,用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对城市社区治理难题的现实关心和学术关切,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和家国情怀,实现教学和育人的互融互通。
为实现本节教学目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手段和立体化评价方式,将传统课堂讲授与交互讨论等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相结合,将关于城市社区治理的课程内容与城市社区抗击新冠疫情的实践案例分析相结合,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城市社区治理问题和社区抗疫案例展开讨论或辩论,在掌握城市社区治理知识点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方式,训练学生对城市社区治理问题的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学成效可以课程讲义、教案、案例等教学资源的积累程度和丰富度为评价标准,并基于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情况、课堂汇报和展示情况、作业的完成情况考察的学生满意度和获得感,以及专家、同行评价等方面形成立体化综合评价体系。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学习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基本问题,使学生明确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多元主体,在理解城市社区治理中三驾马车的治理结构基础上,从城市社区抗击新冠疫情的实践洞察城市社区治理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治理困境,以及城市基层党建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引领作用。引导学生从城市基层党建的视角分析和解决城市社区治理问题,为疫情防控常态下背景下城市社区抗疫提供有益建议。
通过介绍国内代表性政治学者的学术观点,使学生了解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学术热点问题和学术动态,体味学者对社会问题的学术关怀。
2.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以新冠疫情传播过程中城市社区的抗疫案例入手,引发学生关心城市社区治理问题,从而关心国家政治,增强学生在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中的参与感,培养对城市基层治理问题的辨别力和分析能力。
本节的思政元素丰富,用“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深化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共产党员的牺牲精神、科学精神和共同体意识。培养富有远大理想和抱负,并渴望以身报国、以学报国的具备爱国主义情怀和公共精神的新时代大学生。
教学重点难点
1.当前城市社区中多元治理主体所面临的困境
通过介绍国内学者关于城市社区治理的多元主体及其面临的困境,城市社区治理中居民委员会、物业服务公司和业主委员会三驾马车难以满足城市社区治理中居民多元化需求,难以有效解决社区复杂问题和棘手问题。
2.党建在城市社区治理中引领作用如何实现的问题
城市基层党组织作为城市社区治理中重要的治理主体,应发挥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引领作用。但是党建引领作用如何发挥以及如何有效发挥是本节中的重点和难点。
五、教学过程(3000字左右)
[课程导入]
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来势汹汹,让我们猝不及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在疫情迅速蔓延的危急时刻,我们的党中央统揽全局,第一时间果断决策,从中央到基层全面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为全球抗疫贡献了智慧和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9月8日全国抗疫表彰大会上的总结:我们夺取了全国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当总书记提到我国政府抗疫夺取重大战略成果的“制胜秘诀”时,我想我们的自信就来自于这一秘诀。“制胜秘诀”中的“制”指的就是我们的制度优势。而这一优势又是如何体现的呢?
从政治学的视角来看,我们的制度优势体现在党和政府领导下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城市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在城市基层社会的延伸,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神经末梢”的作用,城市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要路径。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如果说医院和医生是抗疫第一战线的话,那么就城市而言,实施基层治理的城市社区这条战线也同样是最危险的前线。
(一)当前城市社区治理的困境
城市社区中治理主体是多元的,学术界关于社区治理的研究中,常常形象地用“三驾马车”来形容城市社区治理中三大主体:即居民委员会、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
物业公司是按照法定程序成立并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经营物业管理业务的企业型经济实体,是独立的企业法人。它属于服务性企业,它与业主之间是平等的主体关系,它接受业主的委托,依照有关法律规定或合同的约定,对特定区域内的物业实行专业化管理并获得相应报酬。物业公司的企业组织性质决定了它的“营利性”,一般来讲,他们的职责只限于物业服务合同中明确规定的事项,职责边界清晰明了,所以,超出合同范围的事项,很多情况下则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消极态度;
业主委员会是由物业管理区域内由业主大会会议选举产生的业主代表组成,通过执行业主大会的决定代表业主的利益,向社会各方反映业主意愿和要求,并监督和协助物业服务企业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的业主大会执行机构,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但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业委会在社区治理中动力不足,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甚至有些业委会形同虚设,其形式意义大过实质意义。
[讨论环节]
请同学思考居委会的性质。
从法律上看,居委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自治性是其应然属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条规定,居民委员会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对居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居民委员会协助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开展工作。它与政府以及政府的派出机关——街道办事处与居委会之间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是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在实践中,居委会呈现出“行政化”的特点。居委会“行政化”特征明显:基层干部被行政事务缠身,恨不得自己三头六臂。
通过调研发现,居委会工作人员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在完成上级政府条块部门下达的各类行政任务,决策通过“条条”下达,分解到各级“块块”执行,及至行政体系末梢——街道办事处,又将许多行政工作“布置”给居民委员会,最终形成“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尴尬局面。再加上疫情期间各种表格和申报工作,使得基层工作者们不堪重负。
[思政元素融入]
总书记在9月8日全国抗疫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对400多万名社区工作者在全国65万个城乡社区日夜值守给予高度赞扬。全国400多万城乡社区工作者日夜奋战在65万个城乡社区疫情防控的第一线。这一数字意味着:平均6名社区工作者守护着一个社区,每名社区工作者面对350名群众,每人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2个小时。
[重点难点概括]
城市社区治理中三驾马车的治理困境:物业公司作为企业组织,其营利性决定了它在社区治理中往往以利益作为考量依据,服务领域的局限性难以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业委会虽然由业主代表组成,由于委员的兼职身份、业委会自身不具备独立性等因素导致某种程度上的“形式主义”;而居委会又承担着与其能力不相匹配的更多的行政任务和更大的责任。
在城市社区治理中,还有一个主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基层党组织。如果说居委会、物业公司、业委会是社区治理中的三驾马车,那么党建就是这三驾马车的引擎。在党建这一引擎的驱动下,居委会、物业公司和业委会这三驾马车拧成一股绳,化为社区治理的动力,形成社区治理的合力。
(二)社区治理中党建的引领作用
城市基层党建的主体是街道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分别由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居民区)党支部等基层党组织承担工作。基层党组织作为社区治理中的重要力量,在化解社区治理矛盾、提高社区治理能力方面大有可为。
下面,我们用一张图来演示基层党建在社区治理中如何发挥引领作用,表现在以下三种功能的发挥:主导功能、纽带功能、协同功能。
第一,主导功能
基层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应发挥主导作用,使城市社区治理始终代表人民,始终维护公民的利益,引导社区治理朝着国家治理的总目标发展,而不至于偏离方向,使我们的基层党组织能在多元治理主体中扮演主导角色,始终能够发挥坚强堡垒作用。
第二,纽带功能
基层党组织是国家与社会自治相链接的纽带,它既为国家介入社区治理提供了渠道和空间,也是推动社区自治的关键动力,既能代表国家政权的宏观意志,又能够直接充分地反映基层社会的微观民意。基层党组织是连接国家和社会、政府与居民的桥梁。
第三,协同功能
基层党组织在多元治理主体中起到协同各方的作用,基层党建是保证基础性权力发展和推动社区民主成长的双重需要,党自上而下的引领机制既要激发公民参与又要确保过程可控。所以,必须明确党组织在多元主体中的角色,实现多元主体的融合与共治,形成党建引领下的城市社区治理体系。
(三)党建引领作用在抗疫中的实践表现
在抗疫最艰难的初期,上海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的一句“共产党员先上!”让我们振奋不已。
[思政元素融入]
这正是对共产党员不畏牺牲、冲锋在前、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最好诠释!就像张文宏在党课上讲的,“共产党员先上,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落实到行动的。”
我所在的社区党组织在抗疫期间也实实在在地发挥了这一作用。我也很荣幸参与其中,将自身所观察到和所经历的跟大家分享。我所在的居委会管辖3个小区,其中一个老旧小区常年处于无人看管的半开放状态,无法落实“封闭式管理”。面对这一困境,居民区党支部号召、动员、组织社区党员,真正发挥了主导、纽带和协同功能。
首先,主导功能的发挥。社区党组织积极响应“党员向社区下沉”的政策,号召、动员社区党员参与小区站岗、登记、量体温等工作。其次,纽带作用的发挥。社区党组织是联系社区党员和群众的纽带。“社区党员下沉”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基层干部的巨大压力,又满足了社区党员为民服务的内在需求。最后,协同作用的发挥。社区党组织有效协调了社区各种力量,社区党员在参与社区抗疫中实现了社区多元主体之间的合作与共治。党建引领下的社区在疫情防控以及复工复产后“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思政元素融入]
我所在的社区党组织是千千万万个党组织的缩影,虽然每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但是为了共同的理想和信念组织起来的力量却是无穷大的。党组织在这次抗疫中可以说发挥了强大的引领作用,让我们每个人深刻感受到了组织的力量。
这次全民“战疫”中,医生、护士、街道干部、居委会的工作人员、网格员、物业公司、社区党员和志愿者、甚至快递小哥等各种身份的人都站在了疫情防控的一线,无论是像他们一样战斗在抗疫前线,还是和你我一样每一个居家隔离的普通公民,虽然职业、身份各有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众志成城、同舟共济的守望相助;是舍生忘死、逆行而上的英勇战斗精神;更是一种顾全大局、舍小家为大家的爱国主义情怀。化作二十个字,那就是: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
[讨论环节]
请同学们来谈谈,这次新冠疫情期间你所居住的社区是如何抗疫的?以及关于社区抗疫和社区治理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内容总结]
这场疫情是对我们国家治理体系的一场大考,也是对城市社区治理体系和城市应急管理能力的一次严峻考验,中国在这次突然袭来的全世界范围的大考中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这一制度优势也体现在我们每个公民的行动实践中。
六、教学反思
1.教学活动的评价
第一,从社会热点和实践案例入手,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如在本节教学设计中,选择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这一社会热点问题,聚焦当前公众关注的社区治理难题,将该案例融入到整个教学环节中,实现知识点与思政元素的融合,达到知识与技能目标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双重教学目标。
第二,在本节教学设计中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设置课堂讨论等环节,注重通过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可拓宽校外课堂,增加实践课时,教师带领学生到城市基层(社区、居委会等基层组织)参观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城市社区治理的实践。
2.启发与思考
本章节通过将新冠疫情案例贯穿于党建引领下的城市社区治理这一教学过程中,围绕如何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值得进一步反思。
第一,以课堂讨论、情景模拟等方式,学生通过讲述自己所居住社区疫情防控的切身经历或所见所感,增强学生的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以强化思政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第二,打造校外课堂,充分利用实践基地或实习单位的资源,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和感受的思政价值体现在其实践行动中,做到知行合一。
七、教学效果
1.教学效果显著。不断丰富和充实《基层政治和社会治理》课程内容、教学资源并改进教学手段,探索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点,取得同行和专家的广泛好评,课程思政改革以来,学生评教分数达到98分以上。
2.《基层政治与地方治理》课程获得2019年校级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立项,该项目研究成果被纳入新葡萄8883官网AMG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项目典型案例汇编。
附:相关教学资源、学生学习典型成果
教学资料:
(一)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
总书记2020年2月中旬深入北京社区开展实地调研时讲道,“全国都要充分发挥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阻击作用,把防控力量向社区下沉,加强社区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使所有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
2020年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中说,“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坚定果敢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决心,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迅速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总书记用了几个时间维度总结了这次抗议的成果:“用1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用2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进而又接连打了几场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歼灭战,夺取了全国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
(二)政府发布的文件
2019年5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意见》指出,确保社区党组织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服务。
1.加强对社区的工作支持和资源保障,统筹上级部门支持社区的政策,整合资金、资源、项目等,以社区党组织为主渠道落实到位。
2.对社区内有关重要事项决定、资金使用等,要发挥社区党组织的主导作用。
3.依法确定社区工作事项,上级部门不得把自己职责内的工作转嫁给社区,确需社区协助的,须经区(县、市、旗)党委和政府严格审核把关,并提供必要的经费和工作条件。
4.推进社区减负增效,专项整治社区检查考核评比过多过滥问题,建立居民群众满意、驻区单位满意的服务评价制度。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典型案例
卢驰文
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
授课对象: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2017级(85名学生)
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2017级(78名学生)
教学章节:劳动就业法
使用教材: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教学课时:4节
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整体设计思路
本章分为四节:劳动就业概述、劳动就业的法律原则、特殊就业群体就业保障原则、禁止使用童工。本章涉及促进就业的原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本章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 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本章主要讨论社会层面的价值观与促进就业原则的关系,当然也会讨论社会层面的价值观与国家层面的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的关系。使用类比的教学方法和案例教学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促进就业的原则及意义。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本章主要的知识点:国家促进就业的原则;劳动就业的市场原
则;平等就业原则;男女就业权利平等原则;特殊就业群体就业保障原则;禁止使用童工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析促进就业的各项原则,讲解促
进就业的意义和途径。将法律的原则与促进就业工作紧密联系起来,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理解并从心理上完全接受促进就业各项原则,并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正确的指导思想,推动社会进步。
四、教学重点难点
在同一章中,既要联系社会层面的价值观,又要联系国家层面
的价值观和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观,难度比较大;就业的概念,比较抽象,其范围难以把握,理解是比较困难的;抽象的促进就业原则,要使学生在课堂上理解并接受,也是本章教学的难点。
在劳动就业法中,重点要把促进就业法的各项原则阐述清楚,
讲解透彻,要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基础性的工作是在课前收集和整理合适的案例。
五、教学过程
本章阐述了劳动就业的概念,并对劳动就业的形式进行了详细
的说明:劳动就业需要遵循基本的原则,尤其是国家促进就业的原则、市场原则、平等原则等。同时又进一步探讨了男女平等原则和特殊就业群体的就业保障原则。为了突出对少年儿童的保护,本章设单独一节阐述了禁止使用童工的规定 。
第一节:劳动就业概述
一、劳动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的人,通过一定方式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实现劳动过程,获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活动。
劳动就业,从就业制度角度而言,其实质是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使劳动过程得以实现,通过劳动过程的实现,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产品,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二、 国际上相关机构给“就业”定义的标准为凡在规定年龄以上并符合以下条件者都属于就业者:
(1)正在工作中,即在规定的时期内正在从事有报酬或收入职业的人。
(2)有职业但临时停止工作的人。
(3)雇主和个体经营者,或正在协助家庭经营企业或农场而不领取报酬的家属成员,在规定的时间内,从事正常工作时间的1/3以上者。
劳动就业的形式实质上是劳动资源配置的方式,可分为自
然配置、行政配置、市场配置三种方式。市场配置方式有:(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直接洽谈就业;(2)职业介绍机构介绍就业;(3)劳动者自己组织起来就业;(4)自谋职业;(5)特定人员的就业方式。
在第一节中,重点联系劳动资源配置的方式,谈我国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必要性及人力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肯定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优越性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改革开放使中国走向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道路,歌颂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第二节 劳动就业的法律原则
一、国家促进就业的原则
国家促进就业原则的意义和内容
促进就业是指国家采取的帮助公民实现劳动就业的一系列措施的总称 。
政府对于充分就业的重视,是作为政府要对劳动者负责,保障其劳动权、就业权的实现的大事。西方国家的政府都尽可能实现充分就业,因为不解决就业问题会失去公众的信任 。
劳动就业市场原则的意义
在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以市场作为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劳动力的开发、配置、使用,通过开放性、平等性和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进行。劳动就业市场化的目的在于保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以最优状态完成资源的配置,形成高劳动生产率,得到高经济效益的结果 。
三、平等就业原则的含义和意义
平等就业是指我国公民不论其民族、种族、性别、宗教的不同,均享有平等的获得就业机会的权利。这在我国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就业资格的平等,二是就业能力衡量尺度的平等。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是劳动者人权在劳动领域的体现。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应当是公平的竞争,由于劳动力资源配置是通过市场实现的,就业就必然存在竞争。就业的竞争者们应当得到平等竞争、公平就业的法律保障。
男女就业权利平等原则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是我国《宪法》确立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妇女权益保障法》和《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确立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在《劳动法》就业促进方面,表现为男女就业权利的平等
在第二节中,强调政府在促进就业中的责任,并保障公民公平就业的权利。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在本节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人力资源由市场配置为主要方式,正是实现人才自由流动的保证,平等就业和男女就业权利平等的原则,是我国社会主义平等和公正的原则的具体体现,依法推行劳动就业的法律制度,更是我国法治的重要途径。本节联系社会层面的价值观,并安排相关案例,以案说法。
第三节 特殊就业群体就业保障原则
特殊就业群体就业保障原则的含义
特殊就业群体是因特殊原因而在就业竞争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人员的总称,具体包括妇女、残疾人、少数民族人员和退出现役的军人
各国政府为了帮助本国或本地区最困难的失业人群,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制定有关措施,进行了各方面的扶助。通过劳动力市场中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向选择,确立劳动关系,劳动者通过市场公开竞争获得就业岗位,是劳动就业的市场原则和劳动就业权利平等原则的基本要求,并对劳动就业工作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一)残疾人的就业保障
保障残疾人就业的意义与立法
残疾人劳动就业,是指符合法定就业年龄、有就业要求的残疾人从事有报酬或者收入的劳动。残疾人与其他社会成员的权利是平等的,这是现代文明社会通行的法律和道德准则,也是“平等、参与、共享”的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的核心体现。因此,促进残疾人就业也就成了现代各国政府的重要责任。
(二)退出现役的军人就业
退出现役的军人就业的特殊保障,主要表现在就业形式上为与市场经济接轨,对退伍军人自愿到劳动力市场竞争就业和自谋职业的,政府应予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可试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包底安置”的办法。
(三)少数民族人员的就业保障
对少数民族人员就业实行特殊保护的政策,是我国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劳动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都作了专门规定。
对于少数民族的劳动者的就业,国家采取扶持和帮助的特殊政
策:(1)优先招用少数民族人员;(2)培养少数民族人才 。
在第三节中,坚持市场配置人力资源为基础性手段的前提下,
兼顾就业公平,是我国政府对军人的优待和对弱势群体的照顾和关怀,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促进社会的繁荣和稳定,是我国追求公平正义的体现。
第四节 禁止使用童工
童工是指未满16周岁,与单位或者个人发生劳动关系从事有经济收入的劳动或者从事个体劳动的少年、儿童。
禁止使用童工是各国劳动立法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公民的最低就业年龄标准为16周岁,用人单位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我国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有《宪法》、《劳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1991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禁止使用童工规定》,2002年12月1日国务院实施新的《禁止使用童工规定》。
保障儿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有利于提高中国公民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还要注重宣扬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行为准则。
本学期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全书14章,我布置了作业,每个学生选择其中的一章,根据所选章节的内容,每个学生写1篇3000字以上的文章,题目:本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或,本章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而且要求每个学生根据写的文章制作一个课件,在每次课授新课结束的空余时间,让学生演讲课程思想政治的内容。一共安排了33名学生演讲。
六、教学反思(“对改革的总结和反思”)
1. 通过课程思想政治教学,任课老师在课堂上强化了劳动就业原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2.通过课程思想政治教学,锻炼了学生制作课件的能力,又锻炼学生的口才,一举多得。
3、扩大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发挥学生的才干,弥补了任课教师的知识的局限性,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4、2019年秋季学期该班85人,2020年秋季学期该班78人,大班教学,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时间有限,导致有些学生没有演讲的机会。
5、改进建议:建议45人以下为班级进行教学,不宜人数过多,以后可以考虑分两个班教学。
七、教学效果
本课程思想政治教育项目从2019年秋季开始开展实践探索,已经进行两次教学实践。
本课程既强化了劳动法律和社会保险法律知识的教育,又强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发挥了教师主导作用,也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反响和效果。
附:相关教学资源、学生学习典型成果
2019年秋季学期该班85人,2020年秋季学期该班78人,每人都完成了以下作业:
1.每个学生提交了纸质的作业,题目:本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或,本章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
2. 每个学生提交的作业相应的课件(PPT):题目:本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或,本章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
3、2019年秋季学期33名学生利用PPT进行了演讲, 2020年秋季学期19名学生利用PPT进行了演讲。
4、我作为任课老师对各位演讲学生的发言都做了点评。
5、2020年秋季学期录制了课程思想政治教育领航学院项目教学案例视频。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典型案例
王慧博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人力资源管理
授课对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1941班、1942班
教学章节:第七章 职业生涯管理
使用教材: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方向),王慧博主编,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16年出版
教学课时:4节
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整体设计思路(500字左右)
本章节的内容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职业生涯管理,主要讲述从员工角度和从组织角度如何进行职业生涯管理。职业生涯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在目标、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功能等方面都有着许多共同点。职业生涯管理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有效载体,而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员工及在读大学生的职业生涯管理又具有定向、指导、协调和激励的作用,它可以通过对于员工及在读大学生观念、思想、和人格的重新塑造,促进其良好素质的养成、内心潜力的挖掘和强大自信心的培养,进而对职业生涯管理起到辅助和推动的作用,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
基于职业生涯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致性,来设计本部分教学内容。在教学时讲出职业生涯管理与现有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相互融合的地方,并引发学生们思考,如何对自己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管理、以后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又如何帮助员工制定职业生涯管理,并和企业的发展目标相一致。
在教学时,采用了师生参与式讨论法、头脑风暴法、案例分析法、研究式学习法等教学方法。针对职业生涯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开展大讨论,针对职业生涯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及相异点,开展案例分析和研究式学习。
例如,通过布置作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自我、对职业、对自我和职业的结合点、目标和具体方案的制定等内容进行深入地剖析,学以致用,使其学习人力资源管理,从对自我管理和思考入手,加深学生对于职业生涯管理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并对学生的作业逐个进行点评,对其目标设定从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进行引领,引导学生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国家目标结合起来。这一教学方法受到学生们的欢迎,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劳保1541的夏君萍同学说:“过去二十年来,我从来没有思考过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将来要做什么,想做什么,一直都糊里糊涂的,通过制作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作业,让我重新审视了自我,认清了自我,明白了我想要什么,适合做什么,感谢这门课带给我的额外收获。”
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下,我们还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教学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影响同学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活动。针对部分大学生偏重实现个人的发展,偏重对职业和生活理想的追求,在价值观念和行为意识上存在反差,既崇尚高尚的人格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境界,又不自觉地表现出追名逐利,急功近利的状态,心理承受力弱,容易出现沮丧、自卑、孤独、焦虑等消极情绪,我们还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进行心理层面的疏通和引导。通过给学生讲解一些求职时的知识和技巧,让大学生了解社会强者生存的规则,消除其畏惧竞争,不敢展现自己优秀一面的错误想法。让他们懂得只有敢想敢做,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拼搏,才能够赢得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才能够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以此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达到增强就业信心的效果。
例如,我们还采取了“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通过与企业建立的社会实践基地,让学生们在小学期和寒暑假中都有机会“走出去”,到实际部门从事人力资源业务实践,大大提高了学生们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工作业务的实践能力。目前,我们已经与大小型企业、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上海多个区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24家单位合作共建,成为学生的实践基地。
同时,又将实务部门的专家“请进来”进行实践性讲座和“人力资源管理实务”系列讲座。我们邀请了韩国东国大学的人力资源教授给学生专题讲座《日本和韩国的低生育与老龄化: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与人力资源管理》、邀请了华东政法大学人口学与社会保障学专家郭秀云教授给学生专题讲座《大城市人力资源管理难点与对策》、邀请了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给学生们专题讲座《劳动关系纠纷经验处理》、邀请了上海欣亮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的总经理、上海城建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上海船舶运输有限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为学生们开设了12次系列讲座:《人力资源选拔和评价实务分析》、《人力资源工作中劳动纠纷处理实务分析》、《人力资源工作中的培训和福利管理》。邀请了上海金才管理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经理作了《简历制作与面试技巧》、上海乘轩企业管理咨询公司总裁作了《微创企业的生存之道》、上海市闵行区劳动仲裁院院长作了《闵行区劳动仲裁经典案件分析》、上海市青浦区劳动仲裁院副院长作了《青浦区劳动仲裁经典案件分析》等等专题讲座。实务专家们的专题讲座深化了我们的实践性教学。
通过这些结合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践教学,不仅让学生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去除掉了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不切实际的想法和行为,而且能够树立起健康、积极、
功利的价值观和职业观。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职业概念
职业生涯概念
职业生涯管理
职业选择理论
职业发展路径
影响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
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则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
企业的职业生涯规划管理。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在职业生涯规划的整体设计中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
影响教育效果的最终决定因素是人的因素,影响人的行为的最重要因素是思想和理念。要充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大影响作用,提升职业生涯规划育人的切实效应,必须从源头上首要解决人的因素,再进一步就是疏通人的理念。将思想政治课堂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素质提升和世界观形成进行有机结合,兼顾课堂内外,融合理念提升与实践育人多个层面,为实现全员、全程和全方位育人奠定基础。按照这一理念进行课程的教学,注重鼓励教育客体的主体能动性,使学生由思想政治教育的被动教育对象变为主动教育主体。教师敢于走下三尺讲台、放下老师的架子和威严,以平易近人的态度加强教师与同学之间的平等沟通和交流,并根据自身知识和经验,解决大学生成长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困惑和难题。通过丰富多样的校园媒介,如主题班会、第二课堂活动,研究式作业等,宣传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意义与内容,同时使大学生、教育者和高校都能提高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形成重视该项工作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各种讲座等方式,宣传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意义及重要性,使得教育者和教育对象都能较好把握其一般性意义,为顺利开展这一课程做好心理铺垫。
还通过邀请往届成功就业的学生,回学校举办讲座,现场回答同学们的疑问,这可以增进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的直观了解,通过榜样激励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制定职业规划的积极性。
(2)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体验式育人方式融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
职业生涯规划内容的教授不适合灌输型教育方式,更适合体验式教育方式。思想政治教育推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领域可以放在活动体验和研讨中,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鼓励学生参与职业实践,能够快速提高学生自身的职业素质、职业技能,在实践中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工作技巧,培养其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创新工作的意识。大学生通过模拟职业环境、社会调查、企业实习等方式,获得职业体验,切身感受职业工作环境和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真实地了解职业的性质及职业活动中的人际关系及企业文化,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一方面,我们与实习单位机构开展合作,为学生开辟社会实践基地,将职业实践作为职业生涯规划的一部分。大学生通过提前上岗实习,体验真实工作时的感觉,让学生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有针对性的进行弥补。另一方面,大学生自身也要具有主动进行社会实践,通过从事各种社会实习和社会兼职,寻找自己对行业的兴趣点。
我们让学生们在小学期和寒暑假中都有机会“走出去”,到实际部门从事人力资源业务实践,大大提高了学生们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工作业务的实践能力。目前,我们已经与大小型企业、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上海多个区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24家单位合作共建,成为学生的实践基地。
(3)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强化职业道德观的培养
道德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一个人如果具备了高尚的道德观念,就会在单位和社会中表现突出,因此无形之中为自己增加了竞争力。而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它对帮助大学生尽快融入职业角色,提高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将起到积极作用,因而在对帮助学生踏入职场前起到了支点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时我们充分利用教育内容丰富、具备系统理论体系的优势,促进学生职业道德观的培养,并帮助学生具备基本的就业素质,能够理性看待不同工作所具备的作用和地位。通过提高学生综合水平,帮助学生较好实现职业规划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增加其吸引力和说服力,同时从中吸收和加入更为多元和丰富的内容,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将职业生涯内涵、职业生涯管理、职业生涯规划制定、企业角度的职业生涯管理等内容向学生们清晰地讲解、并配合一些典型企业案例,让学生们真正理解这一部分内容,是教学的重点之一。
(2)将职业生涯管理内容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合起来讲解,有哪些结合点,如何结合,对大学生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以及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时对于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管理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怎样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职业生涯管理的作用,有哪些工作方法等等,这一部分内容的精讲,则是教学中的难点,也是重点。
五、教学过程(3000字左右)
教学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生涯管理如何相互作用,融合发展
教学方法:采用了师生参与式讨论法、头脑风暴法、案例分析法、研究式学习法等教学方法。针对职业生涯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开展大讨论,针对职业生涯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及相异点,开展案例分析和研究式学习。
教学案例节选:通过课堂上讲解职业测评原理、去本专业的实验室进行具体的职业测评等方式让学生们进一步认识自我,明确职业发展方向,逐步培养其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我们在上课时详细讲解了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职业能力测评、 MBTI(职业性格测评)、PDP人格测试、气质测试、九型人格测试,讲解完后,让学生们去本专业的实验室进行自我实际测评,全面认识、了解自已的兴趣、性格、能力、人格特点。并且接着布置相关职业生涯规划作业,让其详细分析十种职业特点,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确定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职业目标,并制定出详细的职业目标实施计划,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有些同学说我上学上到大二,从来没有思考过将来要做什么,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学习,我反思了自己,真正认识了自我,有了奋斗的目标和实施计划,感觉有了目标后的每一天都活得更加充实。在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我们注重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在就业难的当下使之关心实际问题,树立理想信念和长远发展目标,并转化为自觉改造思想的行为,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具体内容如下(以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为例)
(1)实验有效原理
人与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而某些差异又具有稳定性和可测量性。例如人的个性特点、人的心理素质等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人们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总是表现出相同或相似的个性特点。而人的个性和心理特点又可以通过行为表现出来,这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具有可测量性。
(2)黑箱原理
人的心理特征无法直接测量,但是心理可以通过行为表现出来,故可以用测评作为输入,用人的行为作为输出,间接测出人的心理特征。心理问题的出现有迹象可循。利用黑箱原理,根据人们的行为结果,可以间接测量出人的心理特征。
(3)本质联系原理
测评时,一般都强调大家不要多加思考,而是凭自己的第一感觉“说真话”,但是人们也会有意无意地加以警觉,加以“防御”,即尽量把自己的回答向社会认可与期望的行为特征上靠近。由此,也引起一些人对这种测试方法本身的怀疑。但是,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对测验的回答与他们的某些人格特征有联系,并且通过实验可以发现这种联系。
(4)典型反应—难度反应
典型反应测验的答案无对错之分,只是根据结果将被试者分为不同的类别,人格测验、兴趣测验都属于典型反应测验。但在典型测验之中,会有“做假”倾向,这是难以克服的问题。
(5)情境反应—惯常反应
观察被试者在某一情境中的反应。或观察被试者无意识的言行举止,通过被试者潜意识中的东西,推断被试者的心理特点。
(6)社会角色理论
特定的工作性质,要求担任这个角色的人具有相应的素质条件、心理特征和工作行为模式,越是高级的工作,对素质的要求越高,即所谓“人事匹配”。
(二)约翰·霍兰德的“人格——工作适应性”理论,也为甄选到合适的人去匹配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1.霍兰德认为职业选择是个人人格的反映和延伸。他将人格分为六种基本类型,即实际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传统型。也将职业分为相应的六种类型。职业选择取决于人格与职业的相互作用。如表所示。
霍兰德人格——工作适应性对照表
人格类型 | 个性特点 | 职业范例 |
实际型——偏好需要技能、力量、协调性的体力活动 | 害羞、真诚、持久、稳定、顺从、实际 | 机械师、钻井操作工、装配线工人、农场主 |
研究型——偏好需要思考、分析和理解的活动 | 分析、创造、好奇、独立 | 生物学家、经济学家、数学家、新闻记者 |
社会型——偏好能够帮助和提高别人的活动 | 社会、友好、合作、理解 | 社会工作者、教师、议员、临床心理学家 |
企业型——偏好那些能够影响他人和获得权力的活动 | 自信、进取、精力充沛、盛气凌人 | 法官、房地产经纪人、公共关系专家、小企业主 |
传统型——偏好规范、有序、清楚明确的活动 | 顺从、高效、实际、缺乏想像力、缺乏灵活性 | 会计、业务经理、银行出纳员、档案管理员 |
艺术型——偏好需要创造性、表达模糊且无规则可循的活动 | 富于想像力、无序、杂乱、理想、情绪化、不实际 | 画家、音乐家、作家、室内装饰家 |
2、人格类型与职业类型的关系也并非绝对相对应。个人有着广泛的适应能力,其人格类型在某种程度上相近于另外两种类型,也能适应另外两种类型的工作;同时每一种人格类型又有一种极为相斥的职业类型。
3、霍兰德认为,最为理想的职业选择就是个体能够找到与其人格类型相重合的职业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个体容易感到内在的满足,最有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在与自己的人格类型相接近的职业环境中,个人经过努力也完全能够适应。但如果选择和自己人格类型相斥的职业,则既不可能感到有乐趣,也很难适应。
霍兰德的理论主要是通过人格类型与职业类型的匹配来说明个人职业选择和职业适应问题的。的确,个人的人格特征是职业选择和职业生涯成功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除了人格因素外,个人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还应将更为广泛的社会背景和组织发展目标综合起来考察分析。
引导学生无论在实习实践,还是在正式工作中,一旦经过分析,发现自已与工作有一定的匹配性,就要努力认真地干下去,不要轻易放弃工作,不要轻易跳槽,把握住毕业后五年的黄金职业成长期。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典型案例
罗小娟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社会保险
授课对象: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二年级本科生
教学章节:第六章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及实务
使用教材:《社会保险理论与实务》(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邵文娟、奚伟东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教学课时:4节
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整体设计思路(500字左右)
首先,根据习近平主席在2016年8月于北京举行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的“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卫生与健康战线”、 “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讲话内容,向学生传达党和政府顺应民众关切之处,对“健康中国”建设做出全面部署,突显出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执政本色,并让学生理解到我国政府决心树立“大卫生”、“大健康”并重观念的意义。
其次,通过课程讲授让学生领悟到,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和其特征正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很好和诠释。主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国医疗保险事业发展方向的引导和对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建设的充实两方面,设计知识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连接点。
然后,以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及实务的具体内容为融入点,通过教学内容和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我国现行三大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能让国民应对疾病风险,从而实现安居乐业和社会和谐,并且对于解决社会治理中的基本民生建设问题和保障我国居民身体健康,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重大意义。
最后,引导学生阅读《社会保险实务》、《社会保险理论与实务》、《社会保险法制度解读•案例应用于实务答疑》中有关医疗保险制度的内容以及相关时事政策,深度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国多支柱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设与完善的充实以及对于解决我国社会治理中的有关疾病治疗与健康保障的基本民生建设问题的重大意义。同时,让学生根据课上学习的内容和课后的复习及拓展阅读,分组(每组最多6人)做出有关社会保险议题的小组报告,在每节课上以PPT的形式来进行课堂汇报。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我国医疗保障制度体系的构成;掌握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各制度构成的内容、覆盖范围、基金来源和待遇标准;熟练掌握参保原则、参保对象、缴费和政府补贴标准,基金支付范围和报销水平;了解补充医疗保险的作用,理解我国补充医疗保险的主要形式;掌握《社会保险法》中有关基本医疗保险的法律法规内容;具备医疗保险的实务操作技能,熟练掌握医疗保险基金的使用管理、待遇审核、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统筹管理等经办管理相关技能。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通过以上知识技能培养让学生了解到,我国现阶段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在制度层面上初步形成了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以各种形式的补充医疗保险(公务员医疗保险、大额医疗互助、商业医疗保险和职工互助保险)为补充,以社会救助为底线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掌握相关实务等这一知识与技能教学环节,充分认识到,医疗保险是社会进步、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又会进一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一方面医疗保险解除了劳动者的后顾之忧,使其安心工作,从而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保证了劳动者的身心健康,保证了劳动力正常再生产。从而对我国医疗保险事业所取得的成就有所认识和自豪,并且能对我国医疗保险事业的发展有信心和做出贡献。
四、教学重点难点
本章教学的重点在于我国多支柱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的形成历程及现状和所取得的制度效应的梳理和介绍;难点在于我国医疗保险事业所取得的成就与现实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之间所呈现出的差距,该如何教导运用思辨的观点,客观看待现实问题的存在,并在将来有志于为我国医疗保险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五、教学过程(3000字左右)
为了实现本章节所设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本人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沉浸式教学和课堂小组报告的师生及生生互动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手段,具体展开情况主要有几下几点。
在线下的传统课堂教学中,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点融入到讲义讲授中,让学生充分理解我国医疗保险事业的发展历程与所取得的成就。例如,在讲授第六章第一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时,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中的流程图(如图1、2),给学生讲授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在各个不同时期,经历适应国情的制度设计和改革方案。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于习近平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有关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目标,提出的“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和“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全面取消以药养医,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等具体建设内容要求。这些建设内容都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举措。让学生认识到,从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角度来看,多层次多支柱的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是基本保证之一,也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建设内容之一,只有有了能确保国民“病有所医”健康保障措施,才能建设富强、民主的现代化强国,也才能实现国民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图1
图2
为了让学生在课后也能随时便利学习和掌握有关专业知识,关注国家政策动向,本课程充分借助“学习通”课程建设平台,建立了线上课程并结合课程“微信群”,多环节强化了课程思政元素。在线上课程平台上,编辑了每章节的讲义,放置了拓展学习的有关思政教育资料,以引导学生可以自主地去了解和学习我国医疗保险事业发展的政策动向和所取得成果。例如,以线下课堂上讲到的我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状况(如图3、4)为启发,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医保局官网公布的《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并随时关注国家医保局的微信公众号,以增强对我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的自豪感,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践行。也告诉学生,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角度来看,我国现行医疗保险制度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也是确保人民健康,从而实现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图3
图4
3、为了让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我国医疗保险事业不仅是在制度完善上取得了进步,而且在方便用人单位和人民群众参保的信息技术上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巨大进步,采取了沉浸式教学方法的改革。请社会上的专业网络技术公司帮助建立网上虚拟仿真实训课堂并给与课堂远程技术支持,让学生自己带着电脑来到课堂上,实际进行医保参保缴费登记的模拟仿真操作(如图5)。这一方面通过这种实操训练,加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技能的掌握,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了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的很短时间内,就在信息技术上取得了很大进步和成就,对于自己将来如果从事社保工作也更有信心。
图5
为了检验学生对课堂讲授的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体现,采取了加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课堂小组报告形式。在本课程开学初的第一堂课上就布置了学生自己搭配组员并自选议题,同时给与学生4周的小组报告准备时间,然后从第五周开始,每趟课上让2组学生分别来进行15分钟左右的报告。在各组学生报告完毕后,教师当场对报告进行点评并提问学生,进行师生互动;同时,还让其他学生小组报告的学生进行提问和发起讨论,很好地活跃了课堂气氛,加强了学生对我国医疗保险事业发展的兴趣和关注(如图6、7),同时也强化了小组同学间自我激励的团体合作精神和激励他人的合作共赢意识。
图6
图7
以当前的“全球抗疫阻击战”为引领,借助以上的各种教学方式,由“中国梦-强国梦”引发延伸思考和讲解,在当前抗疫战斗中,中国向世界彰显了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强国精神,引导学生从磨难中奋起、化危机为转机的智慧积淀。通过向学生介绍全国各级医疗战线抗击疫情的感人事迹和场面的媒体报道,更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中国医疗事业发展成果的自信心,让学生们更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国的医疗保险网络的牢固和安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敬业在学生头脑中进一步加深了印象。
六、教学反思(“对改革的总结和反思”)
关于本次思政教学改革活动的反思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本次教学活动的优点和成功之处
首先,适应新冠疫情特殊时期的教学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开展了多种教学方式的改革,顺利地衔接了传统线下思想教育模式与线上思政教育的无痕模式,让学生有了更多渠道可以自主了解和学习我国医疗保险事业的发展状况,也让学生学会了如何关注我国医疗保险事业发展中的不足,并培养学生有志于为我国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而努力奋斗的理想信念。
其次,通过以上的多种方式的综合教学改革,取得了,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虚拟办公实训,消除了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保险事业部门工作的专业技能不自信,加强了学生对我国医疗保险事业发展的自信。同时也借此消除了学生之前对社会传闻的各种医闹事件的误解。
最后,通过向学生传达抗击新冠疫情的各级医疗战线的医务工作人员和有关部门的事迹,消除了学生对医务工作者和基层工作人员的误解和偏见,促进了学生更进一步的健康成长。
2、本次教学活动所启发的课程问题
在教学实际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实训操练主要限定于实务内容的演练方面的不足,对于学生们能自主解答人民群众有关医疗保险事业的咨询疑问的演练不足。今后要在这一方面继续加强训练,以便学生今后走上社会,在工作窗口更好地解答人民群众的有关疑问,从而消除人民群众的疑问和顾虑,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创造和谐稳定社会。
七、教学效果
通过开展本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如上所述,主要取得了两方面的成效。首先是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将思政教育要点融于专业知识技能要点中,让学生既掌握了专业知识又加强了对我国医疗保险事业所取得的成就的认识。其次是增强了学生对我国医疗保险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从而对习总书记的相关讲话内容有了更切实更深刻的理解,也增强了学生将来作为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社会责任感。
附:相关教学资源、学生学习典型成果
相关教学资源:与本章节教学内容相关可供学生课外学习参考的课程思政方面的书目、文章、网站信息等。
官方网站信息
(1)国务院法制办法律法规全文检索系统:
http://search.chinalaw.gov.cn/search2.html
(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方网站:
http://www.mohrss.gov.cn
(3)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政策法规查询:
http://www.bjrbj.gov.cn/LDJAPP/search/fg_new.jsp
(4)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政策解读:
http://www.12333sh.gov.cn/200912333/2009bmfw/zcjd/index.shtml
(5)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政策文件(社会保险部分):
http://www.tj.lss.gov.cn/ecdomain/framework/tj/njiekehkfbkbbbodkbnejjfgfpahgjaa.jsp
(6)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政策文件(社会保险与职工福利):
http://www.hrssgz.gov.cn/zcfg/shbxyzgfl/
(7)其他地方网站可以先搜索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再浏览政策法规栏目。
(8)法律图书馆:http://www.law-lib.com
(9)国家医保局官网:http://www.nhsa.gov.cn/
(10)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
学生相关学习成果:学生课前、课上或课后搜集的与本章节教学内容相关的课程思政方面的典型资料;教学过程中师生学生活动过程的图片等;体现教学改革效果的学生的典型作业或学习心得、感悟等。)
这部分的学习成果如前述第五部分教学过程中所展示各图。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案例
时怡雯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社会福利导论。
授课对象:社会工作本科三年级学生。
教学章节:第九章:主要的社会政策议题——家庭、妇女及儿童政策。
使用教材:(1)《社会福利:政治与公共政策(第七版)》,Diana M.DiNitto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2)《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第二版)》,钱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教学课时:2节。
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整体设计思路
本课程兼顾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授课教师除了完成理论知识的讲解部分之外,还将带领学生围绕当代中国社会福利与社会政策中的重要议题逐一进行研讨、分析与评估,既重视课程深度也重视研讨的广度;培养学生大胆思考、深度分析和勇于创新的科研精神,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在课程中,通过引入实践性教学模式,实现以理论知识解决社会问题,通过应用促进知识掌握,通过社区参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社会福利思想及其变迁对我国本土社会政策的影响;
2、学生需要熟悉中国社会福利体系,并理解社会福利和社会政策的制定、分析与评价方法;
3、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包括理论和方法)批判性讨论分析目前中国具体的社会福利与社会政策,并形成研究问题;
4、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近社区,有组织地将课堂理论知识应用于满足社区需要和回应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应当注意结构的科学性、内容的新颖性,尽可能反映社会福利和社会政策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最新政策;
2、应当将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以理论教学为主,同时辅以典型案例进行说明分析,让学生具备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3、如何合理引入“服务学习”的环节,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社会服务机会,引导学生有组织地将课堂理论知识应用于满足社区需要和回应实际问题,并依靠经过严谨设计的反思活动强化教学效果,是教学改革的关键。
五、教学过程
(一)本章节教学的主要内容:
1、妇女福利、两性平等;
2、儿童权益保护、儿童寄养与收养;
3、家庭暴力。
(二)带领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 在中国为什么要以及如何倡导以家庭为视角的社会福利政策?
- 通过怎样的社会政策可以落实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益,减少社会排斥?
(三)专题讨论环节:
- 邀请上海市儿童福利院社会工作部的负责人来为学生分享目前我国儿童寄养与收养的政策与流程。
(四)校外社会服务
- 学生分组前往上海市儿童福利院,自行设计服务方案,为院内孤儿以及寄养家庭中的人士提供社会工作服务。
六、教学反思与成效
本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程,通过介绍中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起源、讲解我国当代社会福利制度与社会政策体系,培育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现代社会福利观念,并帮助学生建立以社会福利理念和公平、公正的价值观为基础的宏观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体系。通过思政教育改革,学生在课程中可以:1)全面掌握中国社会福利体系,并理解社会福利和社会政策的制定、分析与评价方法;2)能运用所学知识(包括理论和方法)批判性讨论分析目前中国具体的社会福利与社会政策,并形成研究问题;3)能秉持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形成以人为本的价值关怀,以理论指导实践,致力于解决有关弱势社群福祉的社会问题。
附:相关教学资源
上海市儿童福利院官方网站:http://www.shch.sh.cn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典型案例
杨柳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社会工作概论
授课对象:卓越社会工作专业2020级
教学章节:第二章第二节 社会工作的主要功能
使用教材: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10月版。
教学课时:3节
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整体设计思路(500字左右)
改变以往关于社会工作的功能的微观和宏观层面上的分类的理论性的阐述,采用案例教学、启发式问题教学的方式,充实社会工作实务类的案例,比如社工在2008年汶川地震,2014年云南鲁甸8.3级地震在灾后救援中发挥的作用等,以及围绕”低保”这一核心政策,介绍相关的杨改兰故事,等等。在教学中,也补充了该领域中的社会工作起源阶段的名人传记,以及目前社会工作教育和实务领域中的从业人员的个人感受等相关资料,让学生们通过阅读、教师讲授和学生讲授、讨论分享、作业等多种形式,能够更加具体地理解、感受和思考社会工作在不同的层面中所发挥的价值。
案例教学法,最大的特点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从案例的分析中寻求解决之道,强调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并非注重知识的传授,并且案例教学中鼓励双向交流,学生主体有效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得课堂教学充满了活力和生机。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从德育角度而言,在教学过程和内容中,有机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自然而然地让学生能够感知到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这样可以有效地将德育工作融入到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中,而不会使学生产生反感和抵触的情绪,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从业热情和社会需要我的自我认同感。真正践行习主席所说的,“做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做旁观者和批判者”。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帕森斯和莫顿关于功能的分类,理解什么是正功能/反功能,显功能/潜功能,终极功能/中间功能,并以此分析框架作为思考问题的深度,加强训练。从而能够全面地认识各种社会问题;
掌握和理解社会工作在微观和宏观层面上的功能,即助人功能,救难- 解困-发展;社会工作在维持社会秩序上,如何通过解决社会问题,预防问题保持社会秩序,如何通过实施和修订社会政策维持社会稳定。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通过社会工作功能的讲解,以及学生们讲授和分享的社会工作起源阶段的名人传记,培养学生的爱心、耐心、真心、诚心、关心、热心、信心、善心、恒心、细心,进行“十心”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关怀的道德情怀,社会责任意识以及社会使命感,社会正义感,将专业教育目标与德育目标有机地结合。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社会工作在助人和维持社会秩序方面的功能
难点:当助人与社会秩序具有相悖性时,如何理解和处理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过程。
五、教学过程(3000字左右)
授课主要讲授三个内容:
讲授内容一:关于功能的分类
帕森斯和莫顿将功能细分为正功能/反功能,显功能/潜功能,终极功能/中间功能。讲解完三类功能的基本含义后,指出不同的功能之间可以交叉组合。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们讨论和思考
问题1:贫穷的潜功能和正功能?
学生们很好奇,难道贫穷也具有正面意义。引导学生从贫穷的政治功能、贫穷的经济功能、贫穷的社会功能、贫穷的文化功能等角度,逐步展开思考。开始学生答不上来,老师启发,比如,经济功能,贫穷使得过期的面包和庸医有消费者,比如,从文化功能上看,爵士乐和嬉皮士文化,是产生于穷人;从政治功能上看,贫穷给了富人做慈善的机会,产生优越感。等等。经过教师启发和同学们的分组讨论,能够逐步充实贫穷的潜功能和正功能的理解和认识。
讨论后,布置课后阅读材料1:甘斯《贫困的功能分析》
载于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4-140页。
该部分的教学,主要让学生加深对功能这个我们日常最熟知的概念的理解,重要的通过分类式的对概念的剖析,让学生们形成新的对问题的深度和广度的认识,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改变以往扁平的直线式的思维对问题的模式化的认识。并进一步地引导,重新认识大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和锻炼人的思维方式和能力,以及各种素养,学习知识本身,并非是大学教育的终极功能。
经过问题的布置,讨论分享,教师总结和提升,学生们感觉豁然开朗,对问题有了更加多元和立体的感受,原来贫困也不全具有负面价值。
讲授内容二:社会工作的助人功能
首先,强调助人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帮助有需要的人是社会工作的天职。这也是社会工作在微观层面上的功能。具体体现在救难,解困和发展,解释救难、解困和发展的三个词的区别。程度不同,危难,危及到个人生存状态。困难,没危机生命,但遇到物质、精神和社会关系方面的困难。
在讲授社会工作的解困的功能是,引导学生思考:
问题2:社会工作在缘起阶段的服务于哪个人群?
同学们能够回答,解决经济上的贫困问题。是社会工作遇到的第一个社会问题。然后在引发学生思考:
问题3:穷人是否值得帮助?
同学们在思考这个问题时,可以带出相关的问题串联,如社会主义和自由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为什么社会工作发展初期,在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式微的,因为带着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然后引发贫穷的原因的个体归因和社会归因的讨论。
讨论完,教师总结,贫穷不仅是个体问题,仅仅归于个人的懒惰和无能是不合理的,贫穷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成因,因此,贫穷也是社会问题。既然是社会问题,那么国家、群体、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者,都应该共同面对,社会工作专业和社会工作者在其中,要发挥一定的扶志和扶智的作用。并解释“扶智扶志”,引导学生阅读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说的精准扶贫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社会工作如何在扶贫攻坚计划中发挥专业作用。
布置拓展阅读资料2: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精准扶贫的内容。
阅读材料3:
王思斌:《精准扶贫的社会工作参与——兼论实践型精准扶贫》
布置作业:
社会工作如何在扶贫攻坚计划中发挥专业作用?
通过上述内容的讲解、阅读、讨论和作业等教学环节,希望能够激发学生,作为一名社会工作专业的社会关怀意识、个体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生讲授完微观层面上的救难和解困功能后,继续引发学生思考,引导社会工作在微观层面的第三个功能:
问题4:没有遇到问题,希望自己在哪些方面的能力得以提升,可以成为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吗?
这个问题相对简单,学生很快能够集体回答出,可以,随着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范围扩大,社会工作具有发展的功能。社工认为人是有潜能的,并把充分挖掘个人潜能,达致个人幸福和社会进步当作自己的工作目标。
社会工作的助人功能讲授完毕,然后讲解社会工作对维持社会秩序的意义。
讲授内容三:社会工作对维持社会秩序的意义
社会工作维持社会秩序的方式有三种:一是通过解决社会问题维持社会秩序,二是通过预防问题保持社会秩序,三是通过实施和修订社会政策维持社会秩序。在这里,重点讲授一和三。
社会工作如何通过解决社会问题维持社会秩序,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
案例1:2008年汶川地震后,社会工作如何参与到灾后的救援工作
案例2:2014年云南鲁甸8.3级地震后,社会工作如何参与到灾后的救援工作
具体案例内容,略。在这部分重点给学生以讲故事的方式,讲案例,展现社会工作如何进驻灾区过程、在救援的不同阶段如何开展各种服务,解决了哪些问题,让学生们具体地生动地感知到灾害社会工作的重要性,以及社会工作者的价值。激发学生对专业的认同、热爱和专业使命的崇高感。
此处,延展讲授内容1:
社会工作被社会接受和认同和汶川救灾中社工的价值有关。
延展讲授内容2:
灾害救援中的跟进服务非常重要,解释什么是“跟进服务”,为什么,以及介绍应急事件出现后的心理发展规律。
然后,教师要总结,社会工作如何通过帮助人们解决问题,不但可以使当事人过上正常生活,而且可以从深层次上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从而达到维持社会秩序的效果。
继续讲授,社会工作在维持社会秩序方面的功能三,通过实施和修订社会政策维持社会秩序。以““低保”政策”作为核心讲授点,通过北大博士的论文《耻辱的正常化》,杨改兰的故事,教师身边的骗保的故事,以及”低保”政策的弊端分析等,从这几个层面入手,帮助学生提升社会工作者作为“政策影响人”的角色,如何同时实施和修订社会政策来维持社会稳定。
案例3:杨改兰的故事
具体故事,简略介绍。贵州毕节留守妇女杨改兰带着女儿们服毒自杀,村里取消了她家的“低保”资格,因为家里有三头牛,另外,值得深思的是,村里是以投票这一看似民主的方式决定谁家可以拿”低保”。
案例4:个别大家庭为了得到“低保”,全部离婚
讲授教师身边的案例,有家庭为了得到“低保”,全家族都离婚,上到70多岁的父母,中到40—50岁的女儿们的家庭。在形式上全部符合领取“低保”的要件。但事实上,每个家庭并不困难。
通过案例分享,并介绍博士论文《耻辱的正常化》的内容,让同学们反思:
问题5:目前的“低保”政策存在哪些弊端?
为什么好的政策,在基层执行环节,却变了味?同学们讨论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学生们回答,资料审核,以及中国人常常在某些文化层面上,认为占国家的便宜并不可耻,是本事。个人很少能够从社会或者国家的层面上认识,自己的骗保行为,是非常不公义的。
以此延展讲授:如何理解“正义”?
介绍罗尔斯的观点,正义是社会制度的第一德性,整个正义原则优先于效率和福利原则,经济效率与福利最大化不得与正义原则有任何抵触。正义原则也优先于差别原则。个体从基因博彩中胜出的自然分配原则无所谓公平不公平,而后天的制度设计如何对抗先天的不平等才涉及到公义不公义。
拓展阅读资料4:罗尔斯《正义论》导读
参见:童星,庞绍堂:《社会保障经典名著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263-292页。
然后教师总结,“低保”政策的弊端,如以收入为标准,使得一部分不能领取“低保”,如肾病透析者。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作为“政策影响人”发挥倡导的作用,修改“低保”审核标准,能否以收入为标准,改为以支出为标准。弊端二,骗保问题。结合罗尔斯的“正义”的观点,如何从政策层面实践社会公义。从而融入德育的目标,激发学生的正义感,并思考如何实现社会公义。
六、教学反思
每一节课,不仅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也是思想交融的过程;不仅仅是观点的碰撞,更是价值的引导;不仅仅是专业教育,更应该凸显德育教育。如何在每一次授课中,不令学生反感,不觉得突兀,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实现和融入德育的目标,是当下教师们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从我个人的教学反思看,《社会工作概论》课程,天然地具有德育功能,因为从该专业的起源,课程的内容,专业价值、社会工作的使命,以及专业与政府的关系看,都是紧紧联系着社会问题,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己任,社会工作作为社会福利的传递者,天然地要求社工专业的学生,如果能够胜任本职工作,就必须要有“爱”的情感,要学会“爱人”,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具有接纳和包容的个人素养,尊重人的独特性,就意味尊重人的差异性。从中观和宏观层面而言,通过团体工作、社区工作和社会行政的直接和间接的工作方法,实现社会工作的专业使命即构建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发展,这些都与德育具有天然的关联。因此,在教学中,如何清晰的讲述了课程内容,实际德育目标就等于实现了一部分,其中教师的引导,比较重要。
从教学方法和方式上看,要改变传统的单纯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听课的状态,让课堂“活”起来,需要改变教学方式,该章节采用了案例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各种问题的抛出,引导学生的思考,学生跟着课堂走,生动地展现教学内容。另外,该部分教学,不仅展现案例和故事,更重要的,也能够从理论层面上,深化学生对问题的分析框架以及哲理层面的思考,比如教学中关于功能的分析,以及正义的思考。这样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分析社会工作的功能,并且将德育的目标有机地融合在教学内容中。
在教学难点上,在讲授社会工作的助人目标与维持社会秩序方面的一致性和相悖性上,比如,社会工作者有时会扮演“社会控制者”的角色,具体案例,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期间,为了控制上访率为零,社工开展一对一的看护服务。事实上,上访者的真实问题,在社工的看护中被掩盖和忽略了,此时,社工站在了政府的一边,反倒侵害了个体的利益。社工助人的目标在“维稳”工作中消失了。遇到这样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分析社会工作的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在资源严重依赖政府,以及社会工作专业建设的国家支持的背景下,帮助学生理解助人与“维稳”的相悖性。
另外,教学中提到的贫穷的功能和正功能,学生会问既然具有功能,为何要解决贫困问题。这个问题需要正确引导学生。
在布置作业环节,学生的完成情况很好,多数学生能够融合四个阅读材料,但是作业质量并不高。
七、教学效果
通过讲授、阅读、作业、讨论等教学环节,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功能的分类,以及社会工作的专业使命,即在助人和维持社会秩序层面的功能。通过学生提交的作业,看到学生能够从个人的体会、感受,以及未来的个体的社会责任角度思考,如何发挥个体在解决各种社会问题上的职责,有了使命感和责任感,对专业的认知、认同度有大幅度的提高。对于该专业所需要的个体的人文素养,有一定程度的认识。
附:相关教学资源、学生学习典型成果
(1)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部分内容
(2)王瑞鸿:《大时代的小社工》
(3)王思斌:《精准扶贫的社会工作参与——兼论实践型精准扶贫》
(4)甘斯《贫困的功能分析》
(5)罗尔斯《正义论》导读
部分社会工作相关的微信公众号:如,成都社工、ECNU社工、南大社会工作、社工客、上海社工、社工观察、中国社会工作、中国社会工作者。(这些公众号与此次授课无关,供学生日后学习参阅)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典型案例
张和云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社会心理学》
授课对象:应用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等专业
教学章节:在《社会心理学》各章节的讲授中均有所体现;着重以第十二章《利他:帮助他人》为例。
使用教材:《社会心理学(第8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教学课时:2节,共90分钟
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整体设计思路
《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社会思维(如何知觉自我和他人、信念、价值判断、态度)、社会影响(从众、说服、团体影响)和社会关系(偏见、攻击、亲密关系、助人行为)这三类科学问题,是一门与社会现实生活紧密结合的学科。因此,结合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整体设计思路如下:
1、内隐影响
因为《社会心理学》的课程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涉及众多与价值观、态度、社会道德紧密关联的问题,因而这门课在思政教育中具有先天优势。故而,在内隐影响的课程设计方面,共设计两个环节:
第一,教学融入环节。
在讲授相关知识时,无需刻意引导,就可以在课程中自然地引导学生对社会现象进行思考。对社会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和案例的讲授,就可以达到引导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传递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塑造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每周心理环节。
除了知识的讲授之外,为了使学生“学以致用”,理性分析和看待社会现象,从现象中学会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课程设计中加入“每周心理”环节,让学生自行搜集和关注各种社会现象,并尝试思考和分析各种社会现象背后的原理,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与“教师的点评环节”,引导学生们理性看待各种社会现象,避免盲从,进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外显讨论
让学生自己总结和归纳社会心理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总结和归纳哪些内容可以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结和归纳哪些理论和方法可以用来指导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设置“社会心理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专题讨论,让学生自行总结发现,组织讨论。从而实现由外显的讨论引发内隐的认同,进而指导和规范自身的行为。
3、重点引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价值观,意在引导人民友善相处,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构建和谐友善的社会。社会心理学中的第十二章《利他:帮助他人》,该章节的内容层面就可以反映“友善”价值观,因而在教学过程中稍加引导,就可以用理论和案例引发学生思考。理论讲解,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助人背后的原理和价值;案例讲解,可以帮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更好的应用理论。通过这些知识的讲授,有意无意中嵌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社会心理学》这门课程正好可以为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提供良好的载体,在平时的专业知识教育中,稍加引导便可以在教学中融入思政思想。本课程的知识和技能目标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社会心理学基本知识和原理,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能够培育学生独立理性看待和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
2、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主要有两个:(1)外显目标,学生可以端正态度,积极主动学习,在日常生活中理性看待社会问题等;(2)内隐目标,让学生潜移默化中以优秀传统文化自豪,潜移默化中接纳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专业知识讲授的同时嵌入润物无声的思想政治教育。
2、教学难点
掌握社会心理学的理论,训练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理性分析和对待社会现象;同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教学过程
结合本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整体设计思路,在《社会心理学》的教学过程当中,“内隐影响”的设计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同时结合每周心理的环节,结合学生汇报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重点引导”的设计是具体结合一个教学章节进行思政教学改革尝试。每一个设计的具体内容如下:
1、内隐影响
内隐的影响,不是直接不厌其烦的重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是在上课过程当中,自然的阐述和流露出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因此,在开展“内隐影响”的思政教育中,主要通过两个环节:
第一,教学融入环节
《社会心理学》这门课具有先天优势,因为本课程与社会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涉及内容众多。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自然地加入问题和例子,引导学生对社会现象进行思考,传递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塑造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举例而言:
(1)对于“行为和态度”这一章节。由于这一章节主要讲授“行为何时决定态度”、“态度何时预测行为”、“为什么行为会影响态度”等内容。在这一章节的讲授中,告知学生个体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反映了其为人处事的态度,直接会影响个体的言行;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行为训练来培养一个人良好的人生和价值观态度(比如,行为训练,诚信训练、角色扮演、仪式活动、自我激励等方式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和自我价值观)。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例如,积极主动的学习,学习的价值观获得等),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树立“诚信”价值观(例如,严格要求在作业中严禁抄袭等),有意识的训练学生对于细节的关注(例如,面试中的细节、作业的格式细节要求等),让学生培养良好的习惯,进而培养出良好的价值观。思政教学效果体现:学生的学习态度、为人处世的态度,均受到积极的影响,在他们今后其他课程的学习当中,学习态度积极主动。
(2)对于“社会中的自我”这一章节。在具体教学中,让学生思考“我是谁?”、“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等问题。学生可以用一些词汇或句子来描述自我。在学生的描述中,可以发现学生描述自我时具有文化特点(例如,我是中国人)、具有积极词汇(例如,我是一个讲礼貌的人)。因此,归结和归纳学生的描述,让学生发现人们在对自我的描述中,往往能体现文化的作用。由此,自然而然地引出对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相关内容的讲述,并提出学生日常生活行为的要求,例如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要讲究“友善”,对待师长要注意“礼貌”等。思政教学效果的体现:通过日常观察和体验发现,学生在礼仪方面得到一定的改善,多数学生见到老师会主动问好等;
第二,每周心理环节
在课程设计中加入“每周心理”环节,即在每次课前进行15-20分钟的汇报展示。展示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分组去搜集和整理现实社会和网络中发生的种种社会现象,并尝试分析这些社会现象背后的原理;然后,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与“教师的点评环节”,引导学生们独立、理性地看待各种社会现象,避免盲从,进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学生自己搜集材料并尝试分析背后的原因,可以帮助学生认清社会现象,从而避免出现类似的情况。此外,学生之间的配合互动,可以增加彼此的了解,激发学生的思考。同时,教师的点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然融入。
具体的教学内容与点评过程如下:
序号 | 汇报主题 | 主要内容 | 主要点评 | 思政教育目标 |
1 | “佛系”心理现象浅析 | 讲述当代青年人当中存在一类“佛系青年”现象。分析了“佛系”产生的可能原因,并分析探讨了“佛系”是否可取。 | 明确指出当代青年应该树立人生的理想目标。唯有奋斗的人生才更有价值和意义。 | 通过点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并通过努力奋斗实现理想。 |
2 | “星座文化”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 对校园中“星座文化”的展开社会心理学分析。探讨了其表现、特点、成因及对策。 | 应当明确星座文化的利弊,不能盲目相信或以此指导自己的人生。 | 通过点评希望学生树立科学观,不能盲目相信所谓“星座”宿命。 |
3 | 抱怨现象的社会心理分析 | 讲述抱怨的定义、表现、成因和应对策略。 | 支持合理的宣泄和情绪表达,建构健康的心理状态; 但不可盲目的抱怨,不要让抱怨(吐槽)主宰我们的人生。应当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奋斗目标指引长远的生活。 | 通过点评希望学生合理舒缓内心的情绪;同时切莫抱怨一切,应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切莫人云亦云。 |
4 | 滴滴事件的社会心理分析—路西法效应 | 以滴滴乘客被害事件为切入点,分析了造成悲剧的社会心理及环境因素。 | 第一,滴滴作为负责任的企业,应当加强管理,保障乘客安全;第二,作为乘客应该树立防范意识,保护自我;第三,打破旁观者效应,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 通过点评和引导,希望学生树立责任感,同时培育合理的安全意识,进行自我保护和帮助他人。 |
5 | “地域黑”—多一点理解,少一点套路 | 以社会上存在的一些地域歧视为例,引出“地域黑”的现象,并简述地域黑的表现形式、产生的社会心理因素,最后提出对策。 | 地域黑是一种带有歧视色彩的现象,同时也是一种相互不了解造成的以偏概全的现象; 理性看待不同地域的特点;明确歧视产生的根源; 建议多去了解,以包容接纳的态度与他人相处,切莫以偏概全。 | 通过点评,希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包容、多接纳,增强团结意识,友善相处。 |
6 | 态度决定行为 ——以腐败现象为例 | 以腐败现象为切入点,通过思考和分析,引入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和行为”的探讨。 | 现象引用合理,理论解释正确;需要注意腐败之所以产生涉及到两种规范:指令性和描述性规范。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行为也离不开这两种规范的影响。同学们应当时刻以正确的规范指导自己的言行,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 通过点评,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规范意识,敬畏法律和规则,严格以法律规范约束和塑造自我的言行。 |
7 | 见义勇为的社会心理分析 | 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分析见义勇为现象,并对争议事件进行讨论。 | “见义勇为”是一种崇高的行为,体现了一种社会大义。 那些不假思考的助人行为往往更可贵。 面对存在风险的情境,应对冷静的选择最优的助人方案。 | 通过点评,树立和强化学生正确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助人意识;同时指导学生遇事应当冷静理性,避免忙中出错。 |
8 | 网络偏见:对弱势群体 | 讲述网络中一些不和谐的现象,例如网络暴力、对受害者进行二次伤害等现象,并尝试结合公正世界信念的理论进行分析。 | 网络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网络暴力、网络欺凌等。这些现象背后往往是一些错误的心理——公正世界信念的影响,大学生应当具有自我的分析能力,切莫跟风,成为“键盘侠”。 | 通过点评,希望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人生价值观,要以社会公义判断和分析社会现象,切莫作为“键盘侠”对他人造成伤害。 |
9 | 社会关系与幸福感 | 由沉迷于手机导致出现社会关系问题的社会现象出发,探讨社会关系与幸福体验的联系,并探究人际关系的重要意义。 | 不应当沉迷于网络虚拟环境中,应当在现实生活中建构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需要是人类的一种重要需要,可以帮助人们维持身心健康。 | 通过点评,引导学生树立良好为人处世态度,建构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网络。 |
10 | 社会冷漠现象分析 | 由一则新闻引出“无人相助”的社会冷漠现象,并结合社会心理理论进行解释。探究了社会冷漠的原因和危害,并尝试分析相应的对策。 | “旁观者效应”是造成社会的冷漠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旁观者效应会造成受困者因为无法得到及时帮助而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在社会生活当中,尽量破除“旁观者”心态,提升共情能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助人行为。 | 通过点评希望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培育共情能力,破除社会冷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温暖行动。 |
11 | 三人成虎——谣言止于智者 | 以红绿蓝幼儿园事件,讲述了网络谣言的实例,并探究背后的原因,以及如何抵制谣言。 | 关于谣言,不可轻信,要冷静理性的看待,否则容易上当。 | 通过点评希望学生要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可盲目。 |
12 | 鸟笼效应 | 以一则网络疯狂购物新闻为例,引出“鸟笼效应”的社会心理现象,分析了鸟笼效应的利弊和启示。 | 鸟笼效应实际上可以用心理学当中完形主义学派的观点来解释。同时,这个现象也提示我们应当理性购物,切莫落入鸟笼效应当中。 | 通过点评希望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遇事应当分析,不能绝对化甚至极端化。 |
相信通过以上“内隐影响”教学环节的设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育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更多的无意识的、自动化的积极行为。
2、外显讨论
在课程结束之后,设计了一个外显讨论环节。给学生布置思考作业:“社会心理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组织专题讨论。讨论主要围绕:社会心理学中哪些内容可以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哪些理论和方法可以用来指导人们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生需要通读全部课程内容,整理和比较社会心理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环节的设置,希望实现的思政教学目标是:通过在外显的讨论,一方面回顾了《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另一方面深刻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3、重点引导
结合本门课程的章节内容,选取第十二章《利他:帮助他人》开展重点引导。课程设计主要思路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践行友善价值观。具体的教学过程既要如下: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关于助人行为的社会心理现象,理解助人行为相关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并从情境因素、施助者、受助者的角度探究助人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最终结合理论阐明如何增加助人行为。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问题的思考,在内容讲授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接受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利他行为的理论观点有哪些(重点) (2)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哪些(难点) (3)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自然融入思政教育(难点)。 | ||
主要教学方法:采用幻灯片教学形式,以讲授法为主,同时结合课堂讨论;依据启发式教学法向学生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列举丰富的实例,提高学生兴趣,加强教学。 | ||
教学时间:2课时(90分钟) | ||
教学过程设计 | 设计说明 | 预期思政效果 |
第十二章利他:帮助他人
1.利他行为的定义 2.利他行为的理论观点 3.助人行为何时发生(情境因素) 4.谁最可能提供帮助(助人者) 5.谁最可能获得帮助(受助者) 6.如何增加助人行为
1.利他行为
2.亲社会行为
请思考?问问自己: 1.什么情况下你会帮助他人? 2.别人为什么会帮助你? 3.如果不帮助你有何感受?
1.社会交换理论
利他行为发生的不同情境
2.社会规范理论
3.社会学习理论
小结:如何解释利他主义? 利己的和利他的帮助行为的路径:
提问: 我们会在什么时候去帮助别人? 你在什么情况下更有可能获得帮助? 1.旁观者在场 案例:
助人行为的决策过程 2.物理环境
3.时间压力
习题1、下面哪种说法不是愉快心情会促进助人行为的原因? A.愉快心情让我们对情境进行积极的解释,因此我们认为他人都是好人; B.助人能延长愉快心情; C.愉快心情让我们更为关注社会规范,因而我们更容易意识到利他行为规范; D.愉快心情提升我们对自身的关注,使得我们更愿意践行自己的价值观。 答案:C 习题2、下面关于亲社会行为的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人们搬家的频率影响他们乐于助人的程度; B.人格因素对亲社会行为没有影响; C.坏心情减少亲社会行为; D.只有非西方社会的人们才更愿意帮助团体内成员。 答案:A 习题3、梅根居住在大学宿舍的一间单人房里。某天夜里她突然听到宿舍外面传来一声尖叫。她非常确定有人需要帮助,因为她听到了“救命,我摔断了腿”的呼叫声。梅根没有理会而是回去睡觉了。第二天她才得知那个人一直在地上躺着,直到45分钟之后才有人上前帮忙。下面的哪种说法解释了梅根不帮忙的原因? A.信息的影响; B.责任分散; C.她没把这个事件解释为紧急事件; D.多元无知。 答案:B | 引导学生们回忆和思考自身的经历,增强共鸣,从而自然地引出今天要讲的内容:利他。 统领整章内容,初步给学生展现本章逻辑思路。 辨析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从而更好的明白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这些问题的提出,有助于引出利他行为的三个理论。 这里讲授时,请学生举例来印证交换理论。 这里会指明助人行为的众多优点:帮助消除消极心境,维持良好情绪。 这里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设置“老弱病残孕专座”? 思考为什么每年都宣传学雷锋?其原理是什么? 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有无旁观者是否会影响获得帮助的可能,什么物理环境下可能获得帮助等。 通过几个案例,展现一个反常识现象:现场人越多反倒获得帮助的可能性越少。 提出可能影响助人行为的物理环境。 通过现场试验,调查有时间压力情境vs无时间压力情境,这两种情境下的助人意向。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判断,明白该影响因素。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遇到困境的时候应该如何选择帮助的对象。 通过与上一条结合,让学生思考最优的获得帮助的方案。 主要通过两个方面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增加助人行为的方式。 本章习题的设置,是为了进一步让学生巩固本章所学的重要知识点。 | 有科学研究表明,个体回忆之前的帮助或受助经历,可以增强个体的后续的助人行为。所以,这样的回忆,可以提升学生后续利他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有利于社会规范的行为,往往被认为是亲社会行为,该概念更广。 在讲述助人行为的众多优势的情况之后,提出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多做一些利他行为,利人利己。 这里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弱势,树立社会责任意识,按照社会规范做出积极行为。 引导学生向榜样学习,促进自身的助人行为表现。 认清这些物理环境,提出应当注意尽量不要被环境压制了助人行为。 这一点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学生在以后的生活当中,更好的获得帮助,保护自己。 从施助者和受助者的角度,谈论哪些人最可能提供帮助、最可能获得帮助。而这些知识的讲授的同时也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的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如何更好地获得别人的帮助。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提高责任感,树立友善利他的价值观,助人自助。 总结: 通过本章节内容的讲授,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知识,同时这些理论知识反过来帮助学生理解社会规范、社会正确的价值观;此外,还可以启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更好的帮助他人以及获得帮助,实现助人自助。因此,本章内容有相对较高的价值和意义。 |
六、教学反思
1、对思政教学改革的总结
教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在课程教授过程中,教师应当秉持这种“师道”精神开展教学。总结本次思政教学改革,有如下经验可以总结和分享:
第一,课程性质利于思政改革。《社会心理学》是一门与社会现实联系紧密的课程,本身的知识内容就是揭露社会现象的本质,引导客观理性的思考,因而课程性质决定了可以用来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课程教学形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尝试了多种教学形式的配合,以实现思政改革的目标。内隐影响,主要通过教学融入和每周心理环节来实现“润物细无声”式的思政引导,同时,学生的主动参与也会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内化;外显讨论,则主要是通过对比和归纳的方式,一方面加深专业知识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重点引导,则是通过讲授与核心价值观最为贴近的利他行为,在知识讲授过程中有意无意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念,从而实现助人自助。
总的来说,本次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发挥了专业知识的先天优势,同时让学生从自身出发,引导深入思考,让学生反客为主、换位思考、变被动为主动,最终实现让学生认同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信这种方式会比单纯的灌输式的教学会更好更有效。
2、对思政教学改革的反思
(1)对大学生而言,课程思政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相对漫长的过程。因而,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坚持关注和引导学生的价值观。
(2)思政改革不应停留在“简单粗暴”的灌输思政精神及核心价值观。从心理学上来讲,过多的表面强调反倒会适得其反,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因而,思政改革应当注重“润物无声”的教学。
(3)思政教学改革不能只是对知识讲授方式的改革,而应当注重教师思想的塑造。而这种塑造同样不能“简单粗暴”,而应该更多的理性引导和塑造。
(4)思政改革的重点还应偏向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一个具有高尚情操的教师,其人格魅力会自然而然的影响着学生。其自身的人生经历也同样为学生指明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而,应加大对教师培养的投入。
(5)最后,关于教学效果的评估,还需结合多项指标。立竿见影的改变,往往是表层的;持久的改变,则需要相对持久的观测评估指标与工具。在未来的课程设计中,要进一步注重对教学效果的考核,对学生思想政治情况的跟踪调查研究。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纵向追踪监测,进行前测和后测,进而更好的评估教学效果。
七、教学效果
通过这学期《社会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至少取得了以下成效:
第一,学生在外显态度上支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本身并不排斥积极、正向的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经后面学期其他任课老师的反馈,得知学生在其他课程的学习当中,学习态度端正,且非常积极主动,获得任课老师的好评(此为纵向的教学效果指标)。
第三,学生对《社会心理学》的专业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学生的考试通过率比较高,没有因为教学改革,而耽误专业知识的传授。同时,经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的观察,学生们的表现均有所提高。
八、附录
1、每周心理环节:
2、重点引导环节:第十二章“利他:帮助他人”的课程教学方案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典型案例
华智亚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社会学概论
授课对象:社会学专业2020级
教学章节:社会的本质
使用教材:现代社会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教学课时:2节
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整体设计思路
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性教育理念。在具体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要求把专业知识的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起来,通过师生的教与学,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实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社会的本质”是《社会学概论》课程中一个重要的章节,对于学生进一步学习社会学专业的其它课程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同时也是学习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良好机会。在本次课程教学中,根据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要求以及课程思政教学指南,拟定的教学方法包括教师讲授、小组讨论和原著阅读。通过本次课程的教学,要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第一,马克思主义之前,西方思想史上对社会的本质问题有哪些代表性的观点。第二,马克思主义如何看待社会的本质。第三,马克思主义对社会本质的把握体现了什么样的分析问题的方法。为了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本次课程在讲解马克思主义对社会本质基本观点的同时,结合专业内容,让学生讨论、分析马克思主义社会观与社会唯名论及社会唯实论的关系,从而理解和把握辩证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最后归纳总结,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最后可以通过问题研讨、案例分析的方式检验和评价教学成效。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社会”一词的词源;
掌握社会唯名论与社会唯识论的基本主张
掌握马克思主义对社会本质的观点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在把握社会本质的过程中掌握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
理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社会建设的本质要求
四、教学重点难点
(1)西方思想史上的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思想
(2)马克思主义如何超越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思想的局限
(3)马克思主义对生产关系的强调
五、教学过程
(1)导入:首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前面章节所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回答“社会学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学科发展史上争论纷纭,但代表性的观点其实只有三个,即“社会学是研究社会整体的”、“社会学是研究社会中的人以及人与人的互动”、“社会学是研究社会问题的”。学生回答之后,一方面检验他们对之前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引入本次课程,提醒他们注意,关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问题,无论存在什么分歧,但都绕不开“社会”这个概念。“社会”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词汇,但“社会”到底指什么?社会的本质是什么呢?
(2)词源:通过讲授和讨论的方式廓清“社会”这个概念的词源及发展简况。提醒学生注意,虽然汉语中的“社会”在今天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概念,但古汉语中“社会”并不是一个概念,而是两个概念。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古汉语中“社”和“会”两个概念的内涵。然后引入“社会”一词的英文“society”及其拉丁文词根,讲解其意涵,并介绍”society”进入汉语的过程。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社会”的词源及其发展简况。
(3)讲解:在了解了“社会”一词的词源之后,通过教师讲授的方式介绍西方社会思想史上对“society”一词的认识,让学生了解概念思想发展的过程,同时强调不同观点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接着具体介绍“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的基本观点和主张。社会唯名论是哲学派别唯名论思想的应用,在坚持一般只是用来表示和代表个别的“空名”这一核心思想的基础上,认为“社会”仅仅是一个概念,是用来表示很多人的集合名词,真实存在的只是一个个具体的人。社会唯实论与唯名论针锋相对,强调“社会”不仅仅是一个概念,而是外在于个人的一种实体,其本身也是一种客观实在。由于这两个思想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学生不易理解,因此在讲解过程中要运用例证加以阐释。同时,要列举一些社会学家的观点,例如,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对“社会事实”一词的说明,以及社会心理学家塔尔德在《模仿的法则》一书中对社会现象的理解等,以说明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在社会学中的影响和地位。
(4)小组讨论:在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两种思想的基本主张和观点之后,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讨论的主题是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有没有把握住“社会”的本质?是否存在局限?这一教学环节设计的目的一方面是让学生通过讨论深入理解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相互之间的研讨来把握上述两种思想主张的长处和局限性,引导他们在团队研讨中有意识地应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来分析问题。例如,一些小组可能会提出,社会唯名论思想的长处在于对“个人”的关注,认识到社会总是由个人所组成的,离开了“人”就不存在社会。但其局限性在于,会忽视社会本身的客观存在性,会导致在分析社会问题时简单地还原到“个人”层面。类似的,一些小组可能会提出,社会唯实论的长处在于意识到社会本身也是一种客观的存在,虽然社会由“个人”所组成,但并不是个人的简单的“加和”。但同时,社会唯实论也存在局限性,例如它无法解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小组讨论结束之后,进行小组之间的交流和分享。
(5)讲授。在把握了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思想的局限性之后,教师开始讲授马克思主义社会观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社会的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社会不是个人的堆积和简单加和,而是人们的联系或关系,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合;第二,人们的交往首要的是经济交往,因此人们之间最基本的,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础和本质,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关系。在此基础上上总结马克思主义如何看待社会的本质问题,即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人际关系的总和。具体是指处于特定区域和时期、享有共同文化并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6)小组讨论。介绍完马克思主义社会观的基本内容之后,再次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的问题有两个:第一,马克思主义对社会本质的看法与社会唯名论以及社会唯实论的基本主张是什么关系?第二,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强调人们之间最基本的,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是生产关系?设计这一教学环节的目的有三:一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社会观与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的比较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教师讲授的观点的认识和理解;二是通过三种思想的比较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方法的掌握,同时更深刻地理解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的局限性;三是通过对经济生产的基础性作用的理解来培养学生在社会学分析中贯彻唯物主义思想的能力。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之间以及小组之间可能会出现争论,教师要引导他们注意争论的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讨论完之后,进行小组之间的交流和分享。
(7)总结讲解。在小组分享和发言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和总结。一方面,回答小组讨论之初提出的问题,一方面,通过归纳和总结,既强调马克思主义对社会本质问题的理解,同时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社会观与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思想的比较来阐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立场和方法。
(8)检测和评价。在本次教学主体内容完结之后,联系现实,介绍“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及其中的社会建设,检测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社会观及辩证唯物主义分析方法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反思
(1)知识、方法与能力的水乳交融。传统的专业课教学往往是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知识,但这种教育教学方法
例如方法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也难以达到育人的目的。通过这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总体上能够实现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同时有利于学生把握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社会观,学会应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来分析问题,从而达到专业课的育人目标。
(2)理论关怀与现实问题的紧密结合。社会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往往理论色彩浓厚,但联系现实不足。通过本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在谈论基本理论的同时,结合所学的理论问题,联系“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让学生既能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现实问题,也能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
(3)小组讨论的“放”与“收”。小组讨论是本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应用较多的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可以实现更多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热情和团队学习的动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交际和团队合作的能力。但小组讨论在实践中存在“放”与“收”的辩证统一问题,即即开敢于放手让学生自由讨论问题,适当的时候又要进行引导和总结,以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
七、教学效果
(1)知识与技能效果:学生能够达到设定的教学目标。
(2)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学生对辩证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方法有自觉的掌握,同时增进了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理解,加深了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
附:相关教学资源、学生学习典型成果
1.《现代社会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47-53页。
2.《社会学基本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28-32页。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典型案例
谈谭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世界文明史
授课对象:2016、2017、2018级各专业本科生
教学章节:文字的起源与世界三大自源文字比较
使用教材:陈欽庄 等:世界文明史简编(第四版),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教学课时:2节
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整体设计思路(500字左右)
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古代文明、古印度文明、中华文明和古代美洲玛雅文明的先民们都各自发明和创造了自己的文字记录体系,即世界五大资源文字。但是古印度的哈拉本文字和玛雅人的象形文字至今未能被考古学家和古文字学家们所识读,人们无法得见其文字所记载的内容,目前已经被识读的是古埃及象形文字、古代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和古代中国的甲骨文,我们称之为世界三大自源文字。很可惜,随着时间的推演,在人类文明相互冲突、交流和融合的历史进程中,只有甲骨文依然是活的文字、依然承担着文字的功能,古埃及象形文字和古代两河流域楔形文字早已归于湮灭、成为死的文字。为什么世界三大自源文字会有不同的命运?它们各自演进的历程是怎样的,对现代文字有什么贡献?特别是文字的命运与其生存与其中的文明的命运有何关联?
本案例教学通过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回答上述问题来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主要结合本案例课程内容有机融入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唯一一个几千年来一脉相承的连续不断的文明,汉字(甲骨文)正是依赖于中华文明的连续不断而传承不息,尽管字形上有变化,但只要现代人稍加学习即可理解其含义,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成果,同时也是维系中华文明的重要纽带。主要教学目的是增进学生对祖国发展历程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了解文字的起源;世界三大自源文字的特征;字母文字的演变历程;理解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学生理解文字的命运依赖于其生存与其中的文明的命运;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唯一一个几千年来一脉相承的连续不断的文明;汉字(甲骨文)正式依赖于中华文明的连续不断而传承不息;汉字——所谓“同文同种”之一——是维系中华文明的重要纽带;提高学生对中华文明和祖国发展历程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四、教学重点难点:如何理解甲骨文依然是一种活的文字。
五、教学过程(3000字左右)
1.文字的起源
在讨论文字的起源之前,首先要讨论语言究竟来自何处?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心理学家克尔巴里斯的《从手到口:语言的起源》中认为,人类最初是用手势进行交流的。人类的祖先是在距今大约5万年以前从用手势交流转化到用语言交流。人类有了语言,就可以积累知识,形成文化。但随着人们交往的发展,仅用口耳相传的简单有声语言已不能适应思想交流和行动上的需要。有一些重要的事情需要记录下来,迫切需要一种记事的工具和方法。在文字发明之前,曾先后有过结绳为约、堆石记事和刻木为契的传说。文字是记录语言的音形义相对固定的符号体系,是语言最重要的辅助工具,文字的出现突破了有声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文字把人类社会的原始阶段和文明阶段区分开来。文字的发展大约经历了图画文字——象形文字——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等几个发展阶段。
2.世界三大自源文字
文字来源于图画,最初的文字是可以识读出来的图画。后来,又由图画逐渐抽象为表意符号、表意文字。表意的文字,不需要逼真的描绘,只要把特点写出来,大致不错,使人能认识就够了。考古学界认为,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人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发明和使用者,因为在苏美尔人城市基什附近出土了一块约公元前3500年的刻字石板,上面刻有表示各种食物的图画符号和线形记号,这是最古老的图画文字。图画文字写起来很不方便,有学者认为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部分源于“陶筹而文字”,即为了书写方便,经历了以笔代筹,进而仿筹造字,仿物造字的过程,演变成了后来的楔形文字,楔形文字在两河流域使用了几千年之久。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被后来统治两河流域的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赫梯人、波斯人所使用,成为古代西亚通用的国际文字。
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古埃及人就开始使用象形文字,在文字的书写方式上古埃及人发明了草纸书。英国大英博物馆内至今还保存着古埃及抄写家阿摩斯(约公元前1650年左右)在草纸上抄写的数学论文:《揭露事物一切奥秘之指南》。这些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泥板书和草纸书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极为宝贵的古代信息,对研究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后来,居住在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约在现在的黎巴嫩和叙利亚沿地中海一带)人,以海上贸易和殖民著称。有学者认为,大约在公元前13世纪,腓尼基人主要依据由古埃及圣书字演变出来的北闪光特字母制定了历史上第一批由22个辅音字母(无元音)组成的字母文字,被称为腓尼基字母。楔形文字和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后来腓尼基字母文字产生的基础。后来腓尼基字母文字传入古希腊,产生了希腊字母。公元前9世纪,希腊语充分地接受了闪米特语的音阶表,发展了元音制度,首创元音与辅音的结合,第一次创造了完备的字母文字体制。以后又从希腊字母蘖生出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成为欧洲各种文字字母的共同来源。以上是表音文字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成为今天印欧语系源头的一“极”,即经历了“图画文字”—古埃及圣书字—腓尼基字母文字—希腊字母文字的发展过程。而另一“极”,即表意体系的代表—汉字系统,其发展历程表现为象形符号缀或组合—古汉字,然后经过广泛应用“假借”的手段,以“直线”的方式形成了自源文字中的另一“极”。
古汉字的源头——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国及东亚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商代文字的一种载体。一般认为,晚清官员、金石学家王懿荣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从来自河南安阳的甲骨上发现了甲骨文。安阳城西北的小屯村,是商晚期国都遗址“殷墟”的所在地。百余年来,当地通过考古发掘及其他途径出土的甲骨已超过十万块。此外,在河南、陕西其他地区也有甲骨文出现,年代从商晚期(约前1300年)延续到春秋。
世界三大自源文字比较
其一:识读过程的比较
古埃及象形文字的识读需借助罗塞塔碑(Rosetta Stone),罗塞塔石碑由上至下共刻有同一段诏书的三种语言版本,分别是埃及象形文(Hieroglyphic,又称为圣书体,代表献给神明的文字),埃及草书(Demotic,又称为世俗体,是当时埃及平民使用的文字),与古希腊文。罗塞塔碑是埃及僧侣们于公元前196年刻制,内容是对公元前205
180年在位统治埃及的希腊王托勒密五世减免僧侣税款的举措表示感谢。之所以用三种文字刻写,是为了让祭司、政府官员和统治者都能读到它。即便如此,仍需无数学者历时几十年才有眉目,还要依靠语言天才法国人商博良的重要贡献,商博良正确地归纳出古埃及象形文字是由表意符号、表音符号和限定符号三部分构成,古埃及象形文字被识读即标志着“埃及学”的诞生。
——罗塞塔碑
楔形文字使用了3000多年,到公元前后,腓尼基人创造了更为先进的拼音文字代替了楔形文字,这种文字逐渐成为无人能解的死文字。从17世纪开始,许多来到东方的欧洲人带回了楔形文字的拓片。面对这种“天书”,人们开始探索。1800年,德国学者格罗特芬德取得了重大突破,读出了其中“皇帝”、“大流士”、“薛西斯”等词,为破译楔形文字奠定了基础。《贝希斯敦铭文》(波斯语 بیستون;英语 Behistun Inscription)是刻在波斯米底首府(今伊朗哈马丹)近郊贝希斯敦村附近岩石上的多语言铭文,称赞波斯国王大流士的功绩。公元前522年,大流士为波斯王,称大流士一世。大流士一世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为了颂扬自己,他让人用埃兰文、波斯文和阿卡德语巴比伦方言三种文字把其战绩刻在悬崖上,史称“贝希斯敦铭文”。1836年,英国学者罗林生解读了著名的《贝希斯敦铭文》的一部分,借助三种文字的《贝希斯敦铭文》,解读楔形文字的大门终于被打开了。1859年,学者们又做了一次有意义的试验,将新发现的楔形文字让四位学者同时分别译读,结果得出了基本相同的译文。这标志着楔形文字的译读成功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公认,也标志着一门新的学科——亚述学的诞生。楔形文字的译读成功为打开西亚古代文明宝库提供了钥匙。
——贝希斯敦铭文
甲骨文的识读:在清朝光绪年间,金石学家、国子监祭酒(相当于校长)王懿荣,有一次他看见一味中药叫龙骨,上面有一种看似文字的图案。他把这些奇怪的图案画下来并开始重金收购有字甲骨。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他确信其上文字是比籀文更加古老的殷商文字。现在学术界基本认同清末官员、金石学家王懿荣是甲骨文的最早发现者。王懿荣的儿子将其父收藏的大部分甲骨转归自己的好友《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刘鹗1903年11月拓印《铁云藏龟》一书,将甲骨文资料第一次公开出版,此书从刘鹗所藏的甲骨中采用1058片,由罗振玉亲自选拓,其中伪刻5片,自重3片,倒置12片,甲骨反面有字而未录的有40片,骨臼有字而未录的有4片,虽然如此,仍瑕不掩瑜。不久,学者孙诒让根据《铁云藏龟》的资料,又写出了甲骨文研究的第一部专著《契文举例》。很快,继罗振玉之后,许多著名的学者加入了甲骨文的识读和研究队伍,如王国维、郭沫若、董作宾、唐兰、陈梦家、容庚、于省吾等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考释和研究,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甲骨学。甲骨文的识读无需借助任何工具。
——甲骨文
2.其他方面的比较
三大自源文字 | 各 自 特 点 | 共同点 | ||||
发源地 | 形成时间 | 发明者 | 构造特点 | 书写材料 | 都是从图画文字逐步发展而来,把繁复不易刻画的图形简化为一些符号性质的象形文字,使它能记录语言,具有相对固定的形、音、义;都是不同区域的人们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都是现代文字的起源。 | |
象形文字 | 尼罗河流域 | 公元前3000年 | 古埃及人 | “画成其物” | 纸 草 | |
楔形文字 | 两河流域 | 公元前3500年 | 苏美尔人 | 笔画像楔子 | 泥 版 | |
甲 骨 文 | 黄河流域 (殷墟) | 商 朝 | 中国商朝人 | “刻成其物” | 龟甲、兽骨 |
3.师生互动
A教师:世界三大自源文字的命运如何?
学生:古埃及象形文字随着托勒密埃及被罗马人征服而逐渐湮灭,楔形文字随着更方便的字母文字流行而成为死的文字,甲骨文……
教师:甲骨文是不是也成为了死的文字??
学生1:是的;学生2:好像不是;学生3:…
教师:今天还有人使用甲骨文吗??
学生:??
教师:是的,今天还有很多人使用甲骨文——文人雅士的印章字体大多是甲骨文、书法爱好者用甲骨文写诗句和对联赠送亲友、收藏家们喜欢用甲骨文提名自己的书房或画社,等等。
B 讨论题:世界三大自源文字各自的命运为何不同?其原因是…
古埃及文明:封闭性形态
两河流域古文明:断裂性形态
中华文明:连续性形态
六、教学反思(“对改革的总结和反思”)
1.世界文明史比较适合做课程思政品牌课程,本人在这方面的探索和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拓展,汉字是中华文明的一大瑰宝,瓷器、丝绸、造纸、茶文化等也是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
2.教学方法方面进一步的改革是需要将课堂讲授与实地参观相结合,即需要带领学生参观相关主题博物馆,提高思政教育效果。
七、教学效果
1.通过介绍语言及文字的起源,让学生充实了对人类早期文明史的理解,特别是人类不断应对各种挑战和自身局限,不断发展壮大,文字的创造和发明是人类的一大飞跃;
2.通过对文字演进历程的介绍,让学生理解了文字演变的两个“极”——字母文字和表意文字,两者各有优劣,进而开阔自己的胸怀——兼容、并包、开放、博大;
3.通过三大自源文字的比较,特别是对其
同命运的比较,增进了学生对中华文明和祖国发展历程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附:相关教学资源、学生学习典型成果
1.相关教学资源:
拱玉书等著:《苏美尔、埃及及中国古文字比较研究》,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2.学生相关学习成果:
学生课后搜集的《汉字五千年(第一集)》视频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典型案例
周顺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国政治思想史
授课对象:政治学专业二年级学生
教学章节:孔子的“君子”概念及其内涵
使用教材:《中国政治思想史九讲》,北京大学出版社
教学课时:2节
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整体设计思路(500字左右)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落实到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和重塑:
教学目标的改革
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知识与技能的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孔子的“君子”概念与品性、地位的关系,掌握孔子所说“文质彬彬”的意涵。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孔子的“君子”概念有着怎样的现代意义,反思作为一名当代的谦谦君子与大家闺秀应该如何修习品德,如何积极处世。
教学内容的改革
除了原先需要学生了解、掌握的知识点及概念外,需补充两方面的教学内容。一是具体历史人物的讲解介绍。如中国古代不同的君子形象,如王阳明、宋襄公、魏晋人士等。尤其要突出古代青年学子,如孔子的学生子路与曾点。二是对比性的讲解。如中国历史上的“弱君子”形象与当代小鲜肉之间的比较;个人的“文”“质”之分与国家的“文”“质”之分的比较;孔子的处世困惑与德国思想家韦伯的处世困惑之间的比较等等。
教学方法的改革
除了原先的讲授之外,需补充两方面的教学新方法。一是问题引导法。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关注与兴趣,如孔子自己是一个怎样的君子形象?既然孔子自己长得勇猛精进,为什么又要说君子是文质彬彬呢?是孔子说一套做一套?还是我们对文质彬彬的理解有问题呢?孔子“周游列国”十余年是在跑官吗?等等
二是情境模拟法。“如果你穿越时空,坐在曾点身边聆听孔子的讲课。现在轮到你起身,谈一谈你自己的志向,你会怎么说呢?”通过问题切入、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关照现实、思维拓展、情景模拟等一系列的教学环节,层层深入,将学生带入一个充满思想张力却极具感受性的教学场域之中,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古今君子的形象及内涵,理解他们处世的艰辛与困惑,获得共鸣。
教学成效评价的改革
除原先对学生掌握知识点内容的考察之外。需补充另两种评价方式。一是学生现场参与讨论的表现。二是本章节结束后的“学习反思”。请学生写下本堂课最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以及疑问,
经教师批改后下次课交还学生。一方面是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即时对本节课进行总结与概括;另一方面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通过书面方式,师生之间就某一学术问题可以更充分地交流,对于本堂课的教学效果也能够有最即时的掌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孔子的“君子”概念与品性、地位的关系;掌握孔子所说“文质彬彬”的意涵
2.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理解孔子的“君子”概念对于我们现代的意义,反思作为一名当代的谦谦君子与大家闺秀应该如何修习品德,如何积极处世
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使孔子所说的“君子”不再是一个死板的概念,而是现代为学为人的一种指导方法。
五、教学过程(3000字左右)
一、君子的形象
1、孔子的形象
【知识点】传统君子并非文弱书生
【教学环节设计】我们从来只想过孔子讲的“君子”是什么概念,但很少想过孔子自己作为一位君子是否与自己的主张相符合。通过激发学生对孔子自身“君子形象”的兴趣,在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孔子生平与为学的同时,打破原先“君子都是文弱书生”的错误印象。
【问题切入】孔子自己是一个怎样的君子形象?
孔子常常谈论君子,也鼓励人们做一个君子,我们当代的大学生一定也想知道,孔子自己是一个怎样的君子形象呢?
【师生互动】
PPT上出现两种君子形象,一为文弱书生,二为勇猛武士。请学生猜一猜孔子是哪一种形象。
猜一猜孔子的身高是多少。
PPT上出现周润发主演的电影《孔子》海报。请同学尝试着解释一下为什么导演要请周润发扮演孔子。
【教师引导】
孔子身高1米96,臂力过人、酒量超凡,据说从来没有喝醉过。他的体魄源于他的父亲。父亲叔梁纥武力绝伦,以勇猛著称。战争中,他双手托起城门,把已经攻入城里的将士放出来。所以为什么电影里要选周润发做孔子,有讲究的,够高大。自古以来身体都是革命的本钱,传统书生
文弱,大都是文武双全!
【现场反馈】
学生对于孔子的印象多为文弱的“老夫子”形象,听闻孔子精进勇猛,很多学生表示惊讶不已;也对《孔子》电影表现出很大的兴趣,想进一步了解孔子的真实人生。
2、文质彬彬的含义
【知识点】文质彬彬包括“文”和“质”两个方面
【教学环节设计】通过学生反思我们当下使用“文质彬彬”的意涵,让学生意识到我们一般对文质彬彬的认知可能是片面的,否则无法理解孔子为什么是一个精进勇猛之人。其次,通过生物学角度分析,提出“男性气概”中“质”的重要性。再次,通过列举比较中国政治思想上的“三不朽”者王阳明,以及对比魏晋时期“女性化”的男性形象,让学生意识到中国传统君子形象的丰富性、立体性及君子形象的变迁。
【问题切入】既然孔子自己长得勇猛精进,为什么又要说君子是文质彬彬呢?是孔子说一套做一套?还是我们对文质彬彬的理解有问题呢?
【师生互动】
1、请同学谈一谈自己所理解的“文质彬彬”是怎样的涵义,并回答孔子自身的形象和我们所理解的“文质彬彬”是否符合。
【教师引导】
1、我们现在讲起文质彬彬这个词,就以为是夸奖某个人斯文儒雅。这只说对了一半。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胜过质,就显得虚浮、太斯文、太酸。质胜过文,就显得粗野浅薄。文和质兼备,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2、从生物学角度讲,质是一种“男性气概”,古典学说中血气(thumos)(在风险情况下依旧保持自信)。特别集中在男性身上。雌性更敏感、柔弱,高层次来讲,比较乖听话,善于学东西。低层次来讲,容易被控制受驯服。
3、中国历史上“强悍”的君子形象:王阳明。他反对宦官专政而被皇帝当场廷杖,流放到偏远的贵州。一路上遭到锦衣卫追杀,最后逃脱,在龙场悟道。他小的时候,帮所有读书人问了一个好问题。他问塾师“何谓第一等事?”老师说“只有读书获取科举名第”,他当时说:“第一等事恐怕不是读书登第,应该是读书学做圣贤”。那一年,他只有六岁。后来当过兵部主事,骑马射箭强过武状元 ,不是文理状元,而是今天的铁人三项冠军(游泳1千500米、骑车40公里、跑步10公里)又是高考状元。
4、中国历史上“文弱”的君子形象:魏晋时期。贵族男子出门前不但要涂粉画唇,熏衣修面,还要带上玉环、香囊等挂件,这样才能“从容出入,飘飘若仙”。
【关照现实】小鲜肉现象
“小鲜肉”并非现代现象。魏晋时期的文弱君子也是当时的“小鲜肉”,这种文弱君子的审美观与社会环境有着怎样的联系?
【发散思维】
从个人的“文”与“质”之分到国家的“文”与“质”之分。
一个人是如此,一个国家也是一样。一般而言,一个国家在艺术文化特别发达的时代,也就是社会趋向衰落的时候。如罗马鼎盛时期,建筑、艺术、歌舞等等随之渐渐发展,到了巅峰时期,国运即转衰微了。所以孔子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两样要均衡的发展。后天文化的熏陶与人的血气互相均衡了,那才是君子之人。
【现场反馈】
当学生发现自己关于“文质彬彬”的理解与孔子讲的涵义不同时,非常想进一步了解“文”与“质”的差别。中国历史上不同男性形象的出现也让他们眼前一亮。特别是与现在热点的“小鲜肉”问题联系起来,让学生颇感意外,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二、君子的内涵
【知识点】孔子所讲的“君子”应“德”“位”双修
【教学环节设计】通过学生反思“君子”的错位现象——即有位者
必定有德,有德者
必定有位,让学生意识到孔子提倡君子概念的现实意义,理解孔子区分“君子儒”、“小人儒”的原因。并通过对宋襄公这类君子的介绍与讨论,让学生辩证地看待“德”与“位”的关系。
【问题切入】现实社会中的“君子”可能会出现哪些错位现象?在孔子生活的时代,提倡“君子”有着怎样的意义?
【师生互动】
1、关于“有些君子有地位,但并不一定有品德”,而“有些有品德的君子不见得有地位”的现象,请同学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教师引导】
1、孔子讲君子,却与上一个时代大不相同,他极大地发展了“君子”的涵义。周朝讲君子多指社会地位而不指个人品性。孔子讲君子,两个都要,既要有地位也要有品德。修德而取位。
2、孔子讲君子有两个具体目的:(1)让那些德位两缺的小人成为有德无位之君子,先有德,位子不急;(2)让那些有德无位的君子成为德位兼备之真君子。
3、孔子因为重品性,所以提出“君子儒、小人儒”的分野。孔子对自己弟子子夏说:“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为什么要当君子儒呢?因为君子在获得地位之后是要宣扬大道,推行他的治国理念。而小人获得地位之后他既不提升自己品格,也不宣扬大道,而是开始谋私利。
【案例】宋襄公
孔子所说的这个真正的君子,可能和我们现代人理解的这种很儒雅,很会待人接物,有派头的作风不一样,这个君子有时候甚至有点迂腐、傻、戆,如孔子老乡,宋襄公。这个在战场上“
重伤,不擒二毛”的宋襄公代表了一种怎样的君子形象?对我们当今社会有着怎样的启示作用?
【现场反馈】
对于现实社会出现的“德位不匹配”的现象,学生还是有很多自己的看法。这样的讨论让学生能够理解为什么孔子要提倡这样“新型”的君子概念,即德位兼修的君子。这种提法在当时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也能够理解古典思想对于我们今天依然有重要启示。问题的导入让学生觉得自己不是在讨论一个死去的干瘪的思想家与他的思想,而是在讨论我们今日的社会与现实生活。
三、君子的处世之道
【知识点】孔子主张学以致用、用行舍藏
【教学环节设计】通过对网上评论的反思——孔子“周游列国”十余年是在跑官吗?让学生理解孔子所说的“君子”处世问题的现实意义。区分“政治清明”、“政治黑暗”时期君子应有的作为。并通过介绍孔子的两个学生子路与曾点在学生时期的作为与抱负,让学生有机会反观自身,穿越时空与古代的青年学子对话。
【问题切入】孔子“周游列国”十余年是在跑官吗?如果君子的主张和抱负得不到认可与施行,君子怎么办?
【教师引导】
孔子主张学以致用。认为君子应该寻找和等待时机出仕做官。周游列国十余年就是在找能够推行孔子治国理念的国君。网上说,孔子一辈子在“跑官”。什么是跑官?是没有德的人想得到这个位。但孔子不是,孔子不是为做官而做官,做官是为了推行他的治国理念。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卷而怀之。国家政治清明时他做官,国家政治黑暗时他便隐退了。孔子说:只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孝悌),将这些道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就是治理国家。
【案例】
1、子路是孔子弟子中特立独行的一位,为人正直,勇猛,果烈刚直,事亲至孝 ,二十四孝中“百里负米”家穷,为照顾父母到百里外买米。最后死于内乱,死时记起老师孔子的话,“君子死,而冠不免。”君子死,也要戴好帽子堂堂正正地死。
2、曾点 孔子有一次和学生聊起各自的志向。有的学生说要当个大将军,有的要当个大相国,只有曾点说,我要和朋友一起到沂河里洗个澡,在平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回家。孔子连连点头:吾与点也!我赞成曾点的想法啊。这个曾点就是曾子的父亲。
【情境模拟】
如果你穿越时空,坐在曾点身边聆听孔子的讲课。现在轮到你起身,谈一谈你自己的志向,这时你会怎么说呢?
【现场反馈】
学生对于现代的跑官现象有着自己的看法,但当他们听到把孔子周游列国与跑官放在一起,表现出很大的惊讶。这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观念和做法让学生对于君子的作为与处世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尤其是情景模拟的板块,学生感到自己如同置身穿越剧中一般,既要感受历史,又要有现实的关注,是一次较好的身临其境的体验。
六、教学反思
教学中的优势与特点
问题引导法
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关注与兴趣,如孔子自己是一个怎样的君子形象?既然孔子自己长得勇猛精进,为什么又要说君子是文质彬彬呢?是孔子说一套做一套?还是我们对文质彬彬的理解有问题呢?孔子“周游列国”十余年是在跑官吗?
问题引导法力图将两千年前的思想与现代人的生活勾连起来,让学生认识到,孔子的为学和他的为人处事之道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孔子不是“为学而学”,而是“为人而学”,学习和学做人不是割裂的两张皮,而是同一件事。孔子在君子问题上的看法与他自己如何当一名君子的做法是相辅相成的。孔子提出的问题在我们今人的生活中依然充满了生命力,我们讨论的不仅仅是孔子和他的思想,更是我们青年学生今天应如何在这样一个变动的环境中为学为人的问题。
情景模拟法
“如果你穿越时空,坐在曾点身边聆听孔子的讲课。现在轮到你起身,谈一谈你自己的志向,你会怎么说呢?”通过问题切入、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关照现实、思维拓展、情景模拟等一系列的教学环节,层层深入,将学生带入一个充满思想张力却极具感受性的教学场域之中,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古今君子的形象及内涵,理解他们处世的艰辛与困惑,获得共鸣。
教学尚待改进之处
重视课上及课后的学生反馈
目前的学生反馈多集中在学期末的网上评教以及平时课后的一些非正式沟通渠道当中,一方面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另一方面也无法让每位学生与老师进行充分与有效的沟通。因此,为了不过多占用课堂教学时间,我已经在课堂上尝试着——
在学期初,让每位学生写个小便条:即关于这门课我已经知道了哪一些,还想知道哪一些。
每堂课之前,让每位学生写个小便条:上节课我学到了什么;这周我已经阅读了哪些材料;我还想进一步知道哪些内容。
这一方面敦促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有一个连续性的回顾与反思,另一方面,老师也可以很快获悉自己授课过程中的缺失或问题,以及某些学生特殊的学习需求或具体的有针对性的疑问。
从目前进行的状态来看,在每堂课开始之前,老师可以及时地对上次收到的便条进行点评与回应,但学生多数都停留在为写便条而写便条,为沟通而沟通,较少有学生能够就某一问题持续与老师进行课上或课后的互动、沟通。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问题,但是也希望能够通过更多类似的反馈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沟通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七、教学效果
本次教学改革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成效评价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试点。在教学目标上,较好地综合了知识技能目标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帮助学生在学习孔子“君子”概念的同时,积极反思自己的生活与处世;在教学内容上,进一步加强了具体历史人物的讲解介绍,并着重于对比性的讲解;在教学方法上,以问题引导法与情景模拟法来获得学生的共鸣;在教学成效评价上,强调学生的“学习反思”与师生互动交流。总体取得了较好的改革效果。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典型案例
王裔艳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外社会保障制度比较
授课对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2017年级
教学章节:第一章《中国人口白皮书》China’s Social Security White Paper 第一节养老保险Old-Age Insurance
使用教材:自编教材
教学课时:4节
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整体设计思路
本章节的教学主题是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其教学目标是要理解和掌握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及其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确定在本章节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引导学生辩证地认识在新中国建立以后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讨论当前中国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困境。在设计教学方法方面,我们在这门双语课程中采用了互动式教学法(interactive teaching and learning ),即授课时除了英文多媒体课件、中英文板书外还包括阅读每个reading时的问答互动环节和重点讲解;在问答互动环节种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带着问题阅读材料,积极回答问题,从而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在采取中英文结合讲解时,除了关键概念和要点在讲解时使用中英文,其他分析尽可能地使用英文,有利于学生们重温以前中文的专业基本知识,也使得他们从英文角度加深理解,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通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我们拟解决从我国政府向全世界人民展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第一份英文政府文件《中国社会保障白皮书》角度辩证地认识在新中国建立以后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基本情况、全面理解养老保险制度从无到有、从保基础到保全部的发展历史,从而激发其爱国主义热情。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中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历史;
2)中国养老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
3)中国养老保障制度面临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引导学生辩证地认识在新中国建立以后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讨论当前中国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困境,从而激发其爱国主义热情。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中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历史;
2)中国养老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
3)中国养老保障制度面临的问题。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辩证地认识在新中国建立以后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讨论当前中国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困境,从而激发其爱国主义热情。
五、教学过程
1.课堂教学模式
我们在借鉴李桢(2003)提出的课堂教学模式基础上,设计了自己的教学模式来开展2学时(90分钟)课堂教学:首先,进行热身运动,即用简单引入本次课堂内容和用中英文介绍关键词;其次,在进行正文内容授课时,根据事先分组的reading部分进行阅读、提问和回答,接着对该reading部分涉及的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然后进入下一个reading部分;最后,在结束时,对本次上课内容进行总结,并简单介绍下节课内容。
2.课堂教学内容
1)教学章节
I. Old-Age Insurance
China is now an aging society. As the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quickens, the number of elderly people is becoming very large. This trend will reach its peak in the 2030s. To guarantee the basic living standards of the elderly and safeguard their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continuously improved the old-age insurance system and reformed the fund-raising mode in an attempt to establish a multi-level old-age insurance system marked b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a Basic Old-Age Insurance System for Employees in Urban Areas
-- Reforming the basic old-age insurance system for enterprise employees in urban areas. In 1997, the Chinese Government unified the basic old-age insurance system for enterprise employees in urban areas across the country by implementing a social-pool-plus-personal-accounts scheme. Enterprise employees who have reached retirement age as provided by law (60 for male employees, 55 for female cadres and 50 for female workers) and who have paid their share of the premiums for 15 years or more shall be entitled to collect a basic old-age pension every month after retirement. The basic old-age pension consists of two parts: base pension and pension from personal account. The monthly sum of the base pension is tantamount to about 20 percent of an employee's average monthly wage in that area in the previous year. The monthly pension sum from the personal account is 1/120 of the total accumulated sum in the personal account (11 percent of an employee's wage being deposited every month in the pension section). The state adjusts the level of the basic old-age pension with reference to the price index of living expenses for urban residents and employees' pay increases. In 2003, the monthly basic pension for enterprise retirees covered by the basic old-age insurance scheme was 621 yuan on average.
-- Expanding the coverage of basic old-age insurance. Initially, China's basic old-age insurance covered only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collectively-owned enterprises in urban areas and their employees. In 1999, this coverage was expanded to include foreign-invested enterprises, private enterprises and other types of enterprises in urban areas, as well as their employees. All provinces, autonomous regions and municipalities directly under the Central Government can make provisions to include persons engaged in individual businesses of industry or commerce in the basic old-age insuranc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pecific conditions in their localities. In 2002 China expanded its basic old-age insurance coverage to all those who were employed in a flexible manner in urban areas. In 2003, the number of people participating in the basic old-age insurance scheme across China reached 155.06 million, 116.46 million of whom were employees.
-- Undertaking experimental reforms in selected areas to improve the basic old-age insurance system. In 2001, the Chinese Government began to carry out pilot projects along this line. The reform includes: gradually establishing personal accounts so that funds can be accumulated, and probing ways of preserving and increasing the value of the funds; changing the way the base pension is calculated and paid, whereby the amount of base pension is more closely linked to the length of time of the employee's premium payment, and if an employee has participated in the basic old-age insurance program and paid the premiums for 15 years, he or she will be entitled to a higher rate of pension for every additional year of payment; unifying the procedures of premium payment by those who are employed in a flexible manner, whereby the base of their premium payment is uniformly set at 20 percent of the average wage of local employees. The pilot project was first conducted in Liaoning Province, and has been expanded to Jilin and Heilongjiang provinces in 2004.
-- Probing the reform of the retirement system of government agencies and public institutions. In China the retirement and pension system in government agencies and public institutions is different from that applied in enterprises. In 2003, there were 670,000 retirees who had joined the revolutionary ranks before October 1949 and 9,310,000 other retirees from these agencies and institutions. In the 1990s, some localities in China began to probe the procedures of reforming the retirement system in such agencies and institutions. Pilot projects were conducted to raise the retirement pension funds through the social pool program. By the end of 2003, some 11.99 million employees and 2.58 million retirees had participated in such pilot projects.
Raising Funds for Basic Old-Age Insurance Through Multiple Channels
As the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quickens and the number of retirees increases steadily, the pressure on the payment of funds for basic old-age insurance is becoming ever greater. In order to make sure that basic pensions are paid in full and on time,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s raising such funds through multiple channels.
-- Practicing joint premium payment by both enterprises and employees. Generally the premiums paid by enterprises will not exceed 20 percent of the total wage bill of the enterprise, with the specific proportion being determined by the people's governments of provinces, autonomous regions and municipalities directly under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ndividual employees pay eight percent of their wages as premiums, whereas self-employed individuals and those who are employed in a flexible manner in urban areas pay an amount equal to about 18 percent of the average wage in their locality. In 2003, the basic old-age insurance premium paid by enterprises nationwide totaled 259.5 billion yuan.
-- Increasing the subsidy outlay from the government financial budget for basic old-age insurance funds. The state has called upon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to increase the momentum of restructuring their financial expenditure and raise their input into social security. In 2003, state budgets at all levels contributed 54.4 billion yuan toward basic old-age insurance funds, of which 47.4 billion yuan came from the central budget.
-- Establishing a national social security fund. In 2000, the Chinese Government decided to create a national social security fund. Its sources include: funds acquired from reducing state shareholding, stock ownership assets, funds from the central budget, funds raised by other means approved by the State Council, and investment returns. The national social security fund is administered by the National Social Security Fund Executive Council, and is operated on market principl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cedures and requirements prescribed by the "Interim Measur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the Investment of the National Social Security Fund." The national social security fund provides an important financial reserv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old-age insurance and other social security programs. By the end of 2003, it had accumulated over 130 billion yuan.
Promoting the Socialization of Management and Services for Old-Age Insurance
In the past, Chinese enterprises were responsible for both the issuance of basic pensions to their own retirees and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ose retirees. Now, to ensure that all retirees receive their basic pensions in full and on time, and lessen the burden of social affairs on enterprises, the government is actively practicing the delivery of basic pensions by social service institutions. At the end of 2003, the basic pensions of retirees from enterprises were all delivered by social service institutions, and 84.5 percent of those retirees were under the administration of such institutions.
In 2003, the Chinese Government began to implement an information-based labor security project, or popularly called "golden social security project," in order to raise the overall management level of social insurance and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floating labor force to continue with their social insurance coverage once they change jobs. The goal of the project is to realize computer-based networking of social security information across the country. So far the networking of old-age insurance information betwee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the provinces has been initially effected.
Establishing a Multi-Level Old-Age Insurance System
In recent year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made great efforts to build a multi-level old-age insurance system. In addition to participating in the compulsory basic old-age insurance, enterprises with suitable conditions may set up annuities for their employees. Both enterprises and individuals will contribute to this annuity, which will be accumulated wholly for that specific purpose and managed in the form of personal accounts. The enterprise annuity funds will be managed and opera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arket mechanism. In 2003, nearly seven million people participated in the enterprise annuity program. In addition, the state also encourages personal savings for old age.
The first two decades of the 21st century will be a critical period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old-age insurance. The state will further improve the basic old-age insurance system that combines social pool and personal accounts, and gradually consolidate the latter. Basic old-age insurance will extend to cover all eligible employees in urban areas, and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regulating funds for old-age insurance will be carried out. Social pool at the city level shall be improved and gradually raised to that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2)提问回答内容
在本章节一共有如下8个问题和回答:
(1) What are the eligibilities (资格) of the basic old-age insurance?
enterprise employees
reaching retirement age as provided by law (60 for male employees, 55 for female cadres and 50 for female workers)
having paid their share of the premiums for 15 years or more
(2) What is the composition (构成) of the basic old-age pension?
base pension 基础养老金
pension from personal account 个人账户养老金
(3) How does the monthly sum of the base pension count?
Tantamount to about 20% of an employee's average monthly wage in that area in the previous year. 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
(4) How does the monthly pension sum from the personal account count?
1/120 of the total accumulated sum in the personal account (11% of an employee’s wage being deposited every month in the pension section). 累计储存额的1/120 (本人工资的11%)
(5) What is the coverage (范围) of basic old-age insurance since 1999?
state-owned enterprises (国有企业) and collectively-owned enterprises (集体企业) in urban areas and their employees;
foreign-invested enterprises (外资企业) , private enterprises (私营企业) and other types of enterprises in urban areas, as well as their employees.
(6) Where was the first selected area for the experimental (试点的) reform in 2001?
Liaoning Province.
(7) How doe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raise funds for basic old-age insurance?
practicing joint premium payment by both enterprises and employees 实行企业和职工共同缴费
increasing the subsidy outlay from the government financial budget for basic old-age insurance funds 增加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补助
establishing a national social security fund 建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
3.课堂讨论内容
在学习China’s Social Security White Paper和Beveridge Report: Social Insurance and Allied Services后,进行了第一次课堂讨论,其讨论主题为the Plan for Social Security in Beveridge Report VS current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n China。学生们在60分钟内自愿组合为小组,并根据讨论主题,自行总结知识点并制作5-10分钟左右的多媒体;然后再进行小组演示;最后,教师对小组作业进行点评。
4.课堂思政内容
首先,回顾China’s Social Security White Paper中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历史、主要内容、特点及其所面临的问题;接着,回顾the Plan for Social Security in Beveridge Report中养老保障制度设计理念和方案;然后,对比Beveridge Report和China’s Social Security White Paper中有关养老保障制度的异同;最后,总结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优缺点。在此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辩证地认识在新中国建立以后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讨论当前中国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困境,从而激发其爱国主义热情。
六、教学反思
1.通过精读原文深刻认识中国养老保障制度
学生在已经学习了社会保障基础知识以后,精读了府向全世界人民展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第一份英文政府文件《中国社会保障白皮书》China’s Social Security White Paper,深刻地认识了新中国建立以后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基本情况、全面理解养老保险制度从无到有、从保基础到保全部的发展历史,从而有利于我们青年一代中国人了解、理解并认同我们的社会保障制度。
2.通过对比经典辩证理解中国养老保障制度
学生在学习了《贝弗里奇报告》Beveridge Report: Social Insurance and Allied Services以后,对比Beveridge Report和China’s Social Security White Paper中有关养老保障制度的异同,辩证理解中国养老保障制度建立的历史背景和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的重要意义,从而有利于激发我们青年一代中国人的爱国主义热情。
3.需适当增加课外教学
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在开展此次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了是以网络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期待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适当增加课外教学、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而加深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七、教学效果
精读了政府向全世界人民展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第一份英文政府文件《中国社会保障白皮书》China’s Social Security White Paper,深刻地认识了新中国建立以后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基本情况、全面理解养老保险制度从无到有、从保基础到保全部的发展历史;对比Beveridge Report和China’s Social Security White Paper中有关养老保障制度的异同,辩证理解中国养老保障制度建立的历史背景和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的重要意义;逐步引导学生辩证地认识在新中国建立以后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讨论当前中国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困境,从而激发其爱国主义热情。
一、课程基本概况
授课教师:王涵 政府管理学院公共管理教研室
课程名称:公共危机管理
教学对象: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
使用教材:《多维度透视公共危机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学分学时:2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综合素养课程()
课程简介:本课程向学生介绍公共危机管理基础知识,以及应急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通过案例分析、专题讨论、情景模拟等,提升学生社会风险认知能力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实践能力。
二、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1.通过危机教育使学生在应对公共危机事件时,明晰并坚守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信息真实性底线。
2. 引导学生传承中国古代危机管理思想精髓,深刻理解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成就和发展,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3. 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升社会责任担当意识,以及科学认识和理性参与公共危机事件治理的能力。
三、课程思政教学与对应知识点设计
公共危机管理课程在专业教学中聚焦“危机与风险社会概述”、“公共危机管理及管理模式变革”、“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建设”、“公共危机应对中的公民参与”四个教学知识单元,以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危机管理思想精髓、危机管理经典历史典故以及学生关注的重大公共危机事件经典案例作为融入点,将课程思政落实到14个知识点的教学中,坚持理论认识与情境认知“双推动”,实现 “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作用的统一。
知识单元 模块 | 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要点 | 课程 思政 | |||
序 号 | 描 述 | 序 号 | 内容描述 | 要 求 | |
1 | 危机 与 风险社会概述 | 1 | 危机概念内涵 “危机”概念溯源及辨析中西方“危机”概念内涵。 | 掌握 | 理解中国古代“危机是危险和机遇并存”的辩证危机观,加强忧患意识,增强文化自信。 |
2 | 危机管理过程及分析框架 危机基本特征、危机管理基本流程及4R危机管理理论。 | 掌握 | 阅读《扁鹊见蔡桓公》等国学典籍,感悟危机渐进式发展过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
3 | 社会风险概述 风险社会的理论内涵、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危机管理面临的新挑战。 | 了解 | 阅读《风赋》、《周易》等国学典籍,领悟古代危机预防思想,提高认识和防范“黑天鹅”、“灰犀牛”风险事件的能力。 | ||
2 | 公共 危机 管理 及 管理 模式 变革 | 1 | 核心概念群 公共危机管理与应急管理等相关概念辨析,明确“公共”核心内涵。 | 掌握 | 树立公共危机管理和应急管理“全社会、系统性、法治化、大安全”的治理理念。 |
2 | 中国古代公共危机管理经验与启示 介绍中国古代自然灾害管理策略、危机预防及应急救援思想。 | 了解 | 传承古代“居安思危”危机管理思想精髓,理解“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以及建立健全公共危机管理预防机制的重要性。 | ||
3 | 公共危机管理模式变革 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原则、基本理论,世界典型国家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异同及其启示。 | 掌握 | 再现中共历代领导人的执政考验和忧患意识,引导学生领悟政府主导的公共危机复合共治模式的重要性,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 ||
3 | 应急 管理 体系 与 能力建设 | 1 | 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战略思想 中国“总体国家安全观”对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推动。 | 掌握 | 介绍国家安全体系的11个安全范畴,以及大国新标配:国家安全委员会。引导学生把握国家安全形势新特点新趋势,理解“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道路”。 |
2 | 中国应急管理体系发展历程 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案三制”应急管理体系,应急管理部的组建及运行,以及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新要求和新发展。 | 掌握 | 回顾2003年“非典”开启中国现代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历程,并从应急管理响应速度、信息公开、政策调适等方面,比较抗击非典和新冠疫情的表现,感悟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取得的巨大进步。 | ||
3 | 应急管理法治建设 应急管理法治的内涵、功能,中西方国家应急管理法治建设背景和历程。 | 掌握 | 对比公共应急管理法治化目标的“旧说”与“新说”,深入阐释基于公民社会保障权的国家应急救助制度,展示应急管理法治建设成就,强化法治意识。 | ||
4 | 应急能力培训 应急管理经典案例分析,应急管理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和应急演练。 | 熟悉 | 模拟自然灾害、踩踏事故等情境,引导学生掌握自救互救知识和技术,增强保障人民群众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的责任意识。 | ||
4 | 公共 危机 应对 中的 公民 参与 | 1 | 危机视角下的公民责任 公民概念的内涵,公民责任的特征,公共危机治理中公民参与机制。 | 了解 | 阐释儒家“德行”理想与“政治参与”的内在关系,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意识,弘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 | 危机沟通与舆情引导 揭示谣言传播机理及其危害;分析公共危机传播中政府、公众、媒体的角色和行为。 | 掌握 | 以“三人成虎”、“颜回窃饭”等典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舆论观、信息观,坚守信息真实性底线、道德风尚底线、法律法规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等。 | ||
3 | 群体性事件与危机公关管理 群体性事件的概念、社会特征分析;现阶段基本状况、发展趋势、治理对策。 | 熟练 | 阐释上海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及全过程民主“城市之治”,引导学生提升合理合法维权、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意识及能力。 | ||
4 | 公共危机应对中的公民责任教育 公共危机治理困境;公共危机多元共治模式构建。 | 掌握 | 剖析“全能主义政府”公共危机治理困局,以及“蓝天救援队”应急救援案例,引导学生提升科学认识和理性参与公共危机事件治理的能力,筑牢防灾减灾的人民防线。 |
四、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反思
《公共危机管理》课程涉及到管理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在知识要点层面上,主要侧重介绍公共危机管理的一般性知识,突出应急管理体系及法制建设主线,结合古今中外经典案例,深入剖析各类公共危机事件发生的机理和应对对策。
课程教学在遵循专业教育要求的同时,充分挖掘“育德”内涵,采用四大教学模块,有机融入育人要素:
1.在“危机与风险社会概述”模块中,着重以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危机管理思想精髓作为融入点,加强大学生的忧患意识,提升社会风险认知能力,增强文化自信;
2.在“公共危机管理及管理模式变革”模块中,着重以党和国家的重要史实材料为融入点,引领学生感悟中共历代领导人的执政考验和忧患意识,认识到政府主导的公共危机复合共治模式的重要性,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3.在“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建设”模块中,着重推动学生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刻理解我国应急管理法治建设成就,强化法治意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
4.在“公共危机应对中的公民参与”模块中,着重引导学生在社会认知冲突情境中提升思辨能力,在实践实训中提升公共危机事件应对能力和社会责任担当意识。
课程将“三全育人”目标设计贯穿于“课前”、“课堂”、“课后”:
1.倡导课前学生主体学习理念。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德育因素,并把与课程相关的中华传统优秀典籍、重要史实材料节选汇编形成补充阅读材料,指导学生进行个性阅读、延伸阅读,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加强“四个自信”教育引领。
2.强化课堂主题情境认知。以核心专业知识点为依据,确定德育主题,导入经典案例情景,组织学生围绕开展演讲、讨论与辩论,了解学生的相关思想动态,分析社会热点问题对学生思想和行为所产生的影响,进而对学生进行危机意识和主流基调的再教育。
3.加强课后道德实践指导。让育德活动回归生活实践。借助各类社会实践平台指导学生进行危机情境应对模拟,鼓励并指导学生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公共危机治理,在社会治理实践中提升爱国情怀,培育公共精神。
课程教学兼顾大学生法治理性成长和社会责任担当的培养,通过课程学习,学生科学认知和理性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能力得到提升,能够明晰并坚守法律法规底线,自觉把人生追求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主动凝聚和传播正能量。
一、课程基本概况
授课教师: 李爱萍教授、新葡萄8883官网AMG-政府管理学院
课程名称:
教学对象: 社会工作专业本科一年级学生
使用教材:《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库少雄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年8月版。
学分学时:4学分、60学时。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综合素养课程()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社会工作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基础课程,是社会工作实务的重要理论基础与方法论支撑。课程强调“人在情境中“的理念与原则,主张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一切行为问题皆有其社会环境的根源,解决社会弱势群体的行为问题除了需要通过优势视角理论与赋权理论调动个人的潜能,更需要通过为个体提供来自外部微观、中观与宏观环境的情绪、信息、政策与制度支持,才能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二、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本课程培养社会治理急需的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的价值在于“以人为本,助人自助”,课程秉持“以生为本,助生自助”的理念,帮助学生实现从“受助者”到“自助者”与“助人者”的角色转变。认知层面帮助学生懂得人生是自我与环境互动的结果,个体不仅有适应环境的能力,更有改变与创造环境的能力。情感层面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敬畏心、对众生的平等心和对自己的平常心。技能层面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自身成长和身边弱势群体的问题。
三、课程思政教学与对应知识点设计
知识单元模块 | 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要点 | 课程思政教学要点 | |
序号与名称 | 专业知识传授要点 | 专业能力培养要点 | 生活信念与生活能力培养要点 |
1、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概述 | 了解:了解: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研究对象。 理解:熟悉: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研究意义。 掌握:掌握: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研究的具体方法。 |
| 价值取向:犯罪行为与守法行为皆与社会环境有关,个体既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创造者。大学生的责任在于改变不良环境,实现“助人自助”,同时参与社会建构,创造美好的社会环境。 情绪情感;能够运用同理心关怀身边生活中的各类弱势群体,接纳和尊重身边的朋友,给予他们情绪与情感支持。 实践技能:擅于关注与观察自我与身边各类社会群体的行为问题,将专业知识技能运用解决现实生活问题。 |
2、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分析框架 | 了解:生命历程、生态系统与心理需求理论的代表人物。 熟悉:生命历程、生态系统与心理需求理论的基本观点。 掌握:生命历程、生态系统与心理需求理论的基本特点、共性、差异性及其不同影响。 | 1、能够建立起生命历程、生态系统与心理需求的三维视角作为认识与看待人类不同年龄阶段社会群体行为特点与问题的分析框架。 2、能够运用生命历程、生态系统与心理需求理论分析与解决不同年龄阶段人群出现的行为问题。 3、能够运用生命历程、生态系统与心理需求理论分析与解决自己与身边亲朋好友的行为问题。 | 价值取向:观看纪实真人秀《山呼海唤》,明了城市与农村二元化社会背景如何对不同户籍的青少年生命成长与行为带来不同的影响。观看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明了自我认同与自我救赎在反抗与改变错误社会环境中的功能与作用。最终了悟人在情景中,也在情景外。环境制约人,人亦能改变环境。大学生应该正确认知社会、认知自我,与社会形成良性互动。 情绪情感:观看影片《沙漠之花》,了解非洲落后社会性别制度与英国文明社会性别制度对个体生理、心理与社会性别发展的不同影响。观看影片《雨中的请求》了解印度社会文化与法律制度对重度残疾主人翁安乐死请求的制约作用。唤起对社会工作专业“促境美好”、“助人自助”价值理念的热爱。 实践技能:能够运用生命历程、生态系统、心理需求理论分析自己的生理、心理与社会特点,明确自己的问题与需求。能够针对自己的问题、优势与需求,设计和规划自己未来的人生发展方向与道路。 |
3、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具体知识体系 | 了解:个体从出生到死亡之间的成长特点与成长环境及其相互关系。 熟悉:个体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与社会成长风险。 掌握:社工视角介入个体不同年龄阶段成长风险的预防与干预方法。 |
| 价值取向:明了人一生的行为历经出生到死亡的全部过程,期间会遭遇潜在的出生缺陷、依恋危机、性别错位、学业危机、认同危机、职场危机、婚恋危机与死亡恐惧等成长风险,与之伴随的社会环境包括了母体、家庭、医院、托儿所、幼儿园、学校、邻里、职场、社区与社会。不同年龄阶段与不同社会环境的互动铸就了个体不同阶段的人生境界。个体正是在适应环境、改造环境、创造环境中发现自我、发展自我、更新生命、获得幸福。 情绪情感:通过了解个体一生的生命成长过程、特点与风险,感知生命、感受生命,升起对生命的敬畏心、唤起对生命的热爱与尊重,同时通过了解影响个体生命发展的各种社会环境,引发对社会的关注、对社会的感恩、对社会的责任,以及进一步建设美好社会的信心与信念。 实践技能:在对个体一生行为发展特点和可能遭遇的困境有所了解的基础上,知道如何处理自己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对影响个体一生发展的各种社会环境的正反功能与作用的基础上,能够承担社会责任,通过整合社会资源为有需要的个体提供社会服务并积极参与社会福利政策的建构。 |
3.1 胎儿行为与社会环境 | 了解:母亲和各种社会因素对胎儿发育状况的影响。 熟悉:胎儿的生理、心理与社会成长风险 掌握:社工视角介入胎儿出生缺陷的预防与干预方法。 | 1、能够运用生命历程、生态系统与心理需求理论分析胎儿在特定母体与医院环境下的生理、心理与社会行为特点。 2、能够分析胎儿的成长风险与出生缺陷。 3、能够运用社工视角与方法缓解胎儿成长风险与出生缺陷。 | 价值取向:母体、家庭、医院与国家生育、福利政策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影响。其中母亲是人生成长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女性的健康教育、文化教育与生育教育对国家富强有重要作用。社会应该尊重女性和敬畏新生命,同时正确看待与对待身边的堕胎现象。 情绪情感:通过了解胎儿时期母亲、家庭与社区环境对胎儿成长的影响,以及胎儿成长面临的各种危机,唤起学生对自己父母的感恩情怀和对残疾儿童的深切关怀。 实践技能:能够运用问卷法调查社区居民的生育观与生育态度。能够运用访谈法采访医生女性孕期需求与生育风险。能够了解当前国家二胎政策的必要性、推进阻力与改善策略。能够评估我国儿童福利政策的利弊。 |
3.2 婴儿行为与社会环境 | 了解:家庭环境对婴儿依恋行为的影响。 熟悉:婴儿依恋行为的四种模式。 掌握:社工视角婴儿不良依恋行为模式的预防与干预方法。 | 1、能够运用生命历程、生态系统与心理需求理论分析婴儿在特定家庭教育环境下的生理、心理与社会行为特点。 2、能够观察与分析婴儿依恋危机的表现与原因。 3、能够运用社工方法帮助家长与婴儿建立正确的依恋关系,促进家庭和谐与稳定。 | 价值取向:家庭是个体成长的微观环境。亲子依恋模式是人类初级社会关系的模型。成年人的社会关系是原生家庭亲子依恋关系的翻版或延申。建立正确安全的亲子依恋关系是家庭教育与家庭建设的重要课题。 情绪情感:懂得自己的情绪情感与亲子依恋模式之间的关系,能够理性与冷静的处理自己父母交往产生的负面情绪。 实践技能:了解并懂得处理自己与父母的依恋关系,能够建立安全性的亲子依恋模式。能够根据依恋理论分析与看待今天全球疫情背景下中国1.5万留英小学生的生存困境。 |
3.3 幼儿行为与社会环境 | 了解:幼儿园环境对幼儿性别社会化的的影响 熟悉:幼儿性别认知错位的表现与原因 掌握:社工视角对幼儿性别错位的预防与干预方法。 |
3、能够协助家长、幼儿园老师给予陷入性别错位的当事人以帮助,协助小朋友处理好与同性和异性朋友的关系问题。 | 价值取向:幼儿时期是形成性别意识认同的时期,也是个体性别社会化时期,处理不当进会导致青春期的性别危机。幼儿园教育应该重视性教育与性别教育。 情绪情感:能够整合与处理好自己生理性别、心理性别与社会性别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能够接纳自己的性别,喜欢自己的性别,同时能够理解与接纳与自己性别取向不同的人。 实践技能:能够正视与处理好自己的性别问题,同时正确对待同性恋、第三性别者。能够从社工角度出发分析与看待社会上的性侵案件与性别错位现象。 |
3.4 儿童行为与社会环境 | 了解:学校环境对儿童学习行为的影响 熟悉:学龄期儿童学习行为与社会交往的特点 掌握:社工视角对学龄儿童学业危机的预防与干预方法。 | 1、能够运用生命历程、生态系统与心理需求理论分析儿童在特定学校教育环境下的生理、心理与社会行为特点。 2、能够观察与辨识儿童的学业危机表现与特点。 3、能够运用社工视角与方法针对案例中存在的学业危机提出自己的服务计划与方案。 | 价值取向:学校是儿童重要的社会化场所,学业危机是儿童社会化失败的重要标志之一。学业危机会导致儿童辍学与过早进入社会。教师期待与学生同辈群体交往既是引发学生学业危机的因素,也是缓解或消除学生学业危机的方法之一。 情绪情感:能够运用同理心体会学业危机与身体疲劳、心理自卑和社会排斥之间的关系,体会学业危机带来的各种负面情绪和走出危机的情绪变化。 实践技能:能够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反省教师期待与同辈交往对自己学习行为的影响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和分享。能够为处于学业危机的同学或自己进行诊断与评估,并制定合适的社会工作服务方案。 |
3.5 青少年行为与社会环境 | 了解:社区环境对青少年自我认同、亚文化建设的影响。 熟悉:自我认同与亚文化的不同类型及其对青少年行为的不同影响 掌握:社工视角对青少年自我认同危机与不良同辈群体交往的预防与干预方法。 |
2、能够观察与辨识青少年自我认同危机的表现和不良亚文化导致的校园霸凌、药物滥用、艾滋病与犯罪行为。 3、能够针对教学案例中青少年的自我认同危机与社会认同危机事例,从社工视角提出自己的服务计划与服务方案。 | 价值取向:社区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场所之一。青少年伴随生理上的性成熟,心理上的人格独立,需要创建与成人主流文化不同的亚文化。构建自我认同与获得亚文化认同是青春期生命成长的任务。社会需要理解与尊重青少年的发展要求,同时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与社会认知,建构出健康的与主流文化并行不悖的青年亚文化,享受美好的青年人生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情绪情感:通过同学交流与案例分析分享,体会陷入自我认同感危机和卷入 健康亚文化带来的自卑心态与错误行为。学会珍惜自信与健康亚文化带来的美好爱情、珍贵友情与远大理想。通过反省自己的自我认同类型,重新找到自己,获得安全感与内心的宁静。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勇往直前的自信心。 实践技能:具有正确的自我观、爱情观、友情观,建构与融入健康的亚文化圈子。能够站在当下的起点上,处理好自我结构中的生理我、心理我、社会我与灵性我,以及过去我、现在我和将来我之间的关系,活出丰满完整的生命。 |
3.6 成年人行为与社会环境 | 了解:职场环境与婚恋环境下成年人职业行为与婚恋行为的影响。 熟悉:成年人的职场危机与婚恋危机。 掌握:社工视角对成年人职场危机与婚恋危机的预防与干预方法。 | 1、能够运用生命历程、生态系统与心理需求理论分析成年人在特定职场、家庭与社区环境下的生理、心理与社会行为。 2、能够观察、辨别与分析成年人的职场危机与婚恋危机。 3、能够根据教学案例与生活实际,对成年人的 职场危机与婚恋危机提出服务计划与服务方案。 | 价值取向:立业成家是成年人生命发展的重要任务,职场与家庭是成年人社会化的重要场所。成年人在职场会面临职场不适应、频繁跳槽、过劳死或在家啃老的挑战,同时也会面临被催婚逼婚的恐惧、闪婚离婚的苦恼与不婚丁克的现实。适应职场生活与婚姻生活,是成年人进入主流社会的重要方式与途径。 情绪情感:针对同学对未来职场生活与婚恋生活的担忧与畏惧,组织同学观看电影《克莱默夫妇》,分析讨论成年人遭遇职场危机、婚姻危机、亲子关系危机的原因和走出危机的策略,鼓励学生坚定专业学习的方向与信心,坚信爱情的美好与情亲的重要。 实践技能:讨论与评价B站短片《奔涌吧,后浪》,鼓励学生做心里有火,眼里有光,敢打敢拼的后浪。组织学生进行社区走访,调查80、90后青年白领的职业适应问题、婚恋类型与家庭关系互动问题,运用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制定与设计相关服务方案。 |
3.7 中年人行为与社会环境 | 了解:职场、家庭与社区环境对中年人职业、婚姻、家庭行为的影响。 熟悉:中年人的事业危机、婚姻危机与亲子冲突。 掌握:社工视角对中年人事业危机、婚姻危机与亲子冲突的预防与干预方法。 | 1、能够运用生命历程、生态系统与心理需求理论分析中年人在特定职场、家庭与社区环境下的生理、心理与社会行为。 2、能够观察、辨别与分析中年人的职场危机、婚恋危机与亲子冲突。 3、能够根据教学案例与生活实际,对中年人的 职场危机、婚恋危机与亲子冲突提出服务计划与服务方案。 | 价值取向:中年人是主流社会的中流砥柱,是职场、家庭与社会环境中的中坚力量。但中年人也面临着生理上的更年期与早衰综合症,心理上的职业倦怠与离婚恐慌,社会层面的事业危机与人际紊乱,需要在自我反省和社会支持的基础上生活事业重新扬帆起航。 情绪情感:组织学生观摩电影《天水围的夜与雾》、《超完美男人》,以及《下一站幸福》、《爸妈囧很大》等视频,从感性层面了解中年人的成长风险。布置作业《给父母的一封信》学习与父母沟通和交流,学习关心与体谅自己的父母、关心与体谅身边的中年人。 实践技能:联系自己的成长经历,正确看待与处理自己家庭内部的亲子冲突与代沟问题。 走访企业、社区,调查了解中年人面临的家庭与婚姻问题,帮助他们设计服务计划与方案,开展小组社会工作,解决中年人危机状况。 |
3.8 老年人行为与社会环境 | 了解:家庭、机构、社区环境对老年人退休生活与退休行为的影响 熟悉:老年人的社会适应性发展困难的特点。 掌握:社工视角对老年人死亡恐惧的预防与干预;老年人临终关怀的流程与方法。 | 1、能够运用生命历程、生态系统与心理需求理论分析老年人在特定家庭、机构与社区环境下的生理、心理与社会行为。 2、能够观察、辨别与分析老年人生理老化、心理老化与社会老化的行为表现与特点。 3、能够根据教学案例与生活实际,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老化提供服务计划与服务方案。 | 价值取向:老年人将青春奉献给社会,却面临退休、丧偶、经济拮据、身体老化与死亡恐惧等多种成长风险,需要得到社会的关心与支持。每个人都会衰老与死亡,社会应该关心和尊重老年人,不断改善他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大学生应该孝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邻里、社区里的老年人。 情绪情感:观看电影《桃姐》、《世界上最疼爱的人走了》、《金色池塘》等反应老年人生活困境的影片,从感性层面了解老年因生理老化、心理老化与社会老化带来的负面情绪与死亡恐惧,引发对老年人的同情心与同理心。 实践技能:通过作业《与祖辈的一次对话》了解自己祖辈的困扰、需求与愿望,表达自己对祖辈的关心与爱护;了解我国养老模式的类型与特点,能够对养老现状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观点;走访调查敬老院,能够对敬老院老年人困境提出改进方案,设计服务计划,开展志愿活动。 |
四、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反思
(一)教育理念:以生为本,助生自助
本课程培养当前社会治理急需的社会工作者。社工是社会保障制度、社会建设政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执行者、贯彻者与落实者,是和谐社会的守护人,所以课程应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学生从受助者转变为自助人与助人者。学生只有首先从专业训练中成为一个获益者,通过专业教育获得自身成长与个人幸福,才能提高专业认同度,进而承担社会责任,参与社会治理,谋求他人幸福。
(二)教学目标:自我成长,服务他人
课程目标重在帮助学生获得专业成长、自我成长与社会成长。成长即是成功!专业成长意味着不仅获得专业知识,还提升专业认同与专业责任感、神圣感与使命感。自我成长意味着改变对自己的认识,获得自我同一性发展,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与人生规划有明确的意识,知道自己是谁?自己需要什么?自己能干什么?社会成长意味着能够正确认知社会、回归社会与包容社会,同时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投身社会治理,帮助社会弱势群体谋求自身利益,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三)知识体系:深入浅出,知行合一
课程知识体系划分为3大模块、30个具体知识要点、30个能力培养要点与30个思政价值取向要点。三大模块为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概述、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基本理论、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具体案例。“概述”阐述人类行为与环境的基本的概念与基本关系;“理论”建构分析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视角与框架;“案例”部分运用理论分析框架分析不同年龄阶段与社会环境之下人类行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特点,不同年龄群体的行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社工策略和方法。模块之间的关系从宏观、中观到微观,从知识、理论到实践,深入浅出、知行合一,最终达成学生的专业成长、自我成长与社会成长。
(四)教学模式: 知识为基,应用为本
在知识体系的三大模块中,“概述”是基础,仅需要了解。“理论”是核心,必须要掌握。“案例”是重点,必须会运用。“案例”是教学内容的中心,占据44课时。为此“案例”部分教学模式分为五个阶段:(1)情景导入。观看相关年龄阶段的教学影片,从感性与生活实际层面接近与了解该年龄阶段群体的生活状态。(2)理论教学。运用生命历程、心理需求与生态系统理论去分析该人群存在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发展问题,并运用社会工作的方法与策略去解决此问题。(3)作业反馈。配合每一案例知识教学,设计章节测验,考核每个学生对每一章专业知识的学习、理解、掌握和应用程度。(3)生活运用。每一章节结束之后,设置2节课主题讨论。教师结合学生成长经历、所观看的教学影片以及社会时代热点问题,设计讨论话题,鼓励学生分享彼此的成长经历与思想见地,引导学生关注自己与关注社会,将所学知识运用于解决自身问题、家庭问题与社会问题。(4)总结提高。每一章测验与讨论结束,教师对学生的作业与讨论进行点评,求同存异,提升学生思想认识。针对一些同学对《奔涌吧,后浪》持负面评价,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变迁与阶层流动,树立生活信心。
(五)教学方法:三位一体,师生互动
微信群教学、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三位一体。(1)教师设立微信群管理班级教学。教师在微信群里发布课前预习通知,学生以小组成员方式提供与呈现问题与案例、开展讨论,同时教师对章节测验结果和班级讨论结果进行讲评。(2)教师通过课堂开展面对面班级授课,讲授课程知识体系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学生以小组汇报方式进行口头报告或PPT知识原理演示。(3)教师通过学习通平台上传教学视频、章节学习资料,布置章节测验,开展主题讨论。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知识掌握)、完成章节测验(能力训练)、参与课堂讨论(生活运用)完成学习任务。微信群、课堂与网络教学的三位一体和相互交叉,使专业学习与思政教育的预习、学习、拓展与巩固形成一个个良性循环和师生互动平台。
(六)教学评估:过程评估,多元评估
课程采取过程评估与多元评估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过程评估即评估内容直接取消期末考核,用平时成绩累加作为期末考试分数。过程评估结构为:课堂签到10%;课堂教学30%;章节测验20%;主题讨论20%;课堂互动20%。这些分数的累加既是平时成绩,也是期末成绩。考核方式的改革在学校属于首创,得到教务处支持,也受到学生欢迎和好评。学生普遍认可这种平时虽然作业多比较累,但期末却很轻松的考核方式,也认为这样的学习方式比较踏实,接地气,收获大。多元评估即评估主体为教师、同学与学生自己,其中教师评估为主,同学评估与自我评估为辅。课堂签到、课堂教学与章节测验由教师打分,主题讨论与课堂互动由同学互评与学生自评,最终教师点评。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既保证了评价的客观与公正,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功能与自我效能感。
(七)教学效果:进步突出,达成预期
教学实际效果已经达成预期目标。(1)知识技能。能够运用三维视角分析当事人问题所在并用社工视角制定服务方案。(2)情绪情感。能够积极与人沟通互动,谦逊平和,了解自身优势,关心国家大事。(3)思想意识。能够认可社会工作专业“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热爱社会工作。(4)言行举止。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学习与生活中践行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5)为人处事。能够运用同理心站在当事人角度思考问题,接纳、尊重、平等待人。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认识周边的环境,更好地与环境开展良性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