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道·学术沙龙|劳动法上延长工作时间的规范构造

发布者:上海司法研究所发布时间:2024-10-21浏览次数:10

10月15日,上海司法研究所承道·学术沙龙第八期在我校汇知楼107会议室举行。此次沙龙活动由上海司法研究所陈洪杰教授主持,孟现玉博士主讲,刘洁博士与谈,并邀请了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副主编吴文芳教授对论文进行评议。

孟现玉博士报告题目为《劳动法上延长工作时间的规范构造》,报告的核心观点认为,超时劳动的居高不下、加班劳动争议的日趋激烈等映射出现有法律规范的不足。对于延长工作时间的构成要件,在事由上,应以比例原则严格解释生产经营需要与特殊原因的具体情形;在程序上,应以集体协商乃至集体协议建构集体决定机制,同时在具体工作安排上仍需取得劳动者的个别同意。对于延长工作时间的限制,其目标应从管控工作时间总额向保障生活时间转变。

刘洁博士认为,文章的讨论范围既包括关于延长工作时间的构成要件和程序要件,同时还包括了相应的限制措施。文章在标题提炼上应当更准确地反映出上述讨论内容。另外,从规范构造的内涵外延来看,文章缺乏对相关规范措施赋予相应法律效力的必要探讨,还可加以完善。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副主编吴文芳教授从文章选题的角度指出,本文讨论主题相对比较宽泛,在实践中,行业特色不同,劳动用工的具体情况也不同,未必能够进行一刀切的规范构造。也许可以考虑聚焦劳动用工的一些新形态,如平台用工问题,展开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行业问题分析。另外,劳动者工作时间合理确定问题也不仅仅是规范构造的问题,过于强调规范构造未必有助于解决实践中的法律规避问题。同时,吴文芳教授还介绍了上财学报在法学学科方向上以经济领域法学问题作为基本用稿方向,学报在稿件处理流程上有初审意见反馈迅速的优点等情况。

在交流阶段,陈洪杰教授提出,在劳资双方就延长劳动时间层面有着很复杂的实践博弈,有双赢型、生存压力型和对抗性等复杂形态,可以考虑结合更具体的实践情况分析规范对策。陈瑶博士向吴文芳教授请教了关于论文结语的写作经验,徐伟佘山特聘岗教授提出论文写作应如何更好地结合期刊用稿方向等问题,吴文芳教授均予以详细回应。经过充分讨论,本次沙龙顺利结束。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