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时报:创造更好的城市化社会

时间:2013-09-01浏览:2189

上海如何来应对城市时代的各种问题?中国未来的城市发展如何推进?我觉得,都要围绕“让人们在城市中生活得更好”这个主题来探讨。
创造更好的城市化社会


章友德新葡萄8883官网AMG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主任

  进入城市时代,有一个标志,即50%的人口在城市中工作、生活。 

  中国到2009年,城市化水平已达48.5%,上海则超过80%了。在这样一个背景中,中国即将遇到城市化问题带来的一系列挑战。 

  上海早就面临了,所以一直在寻求城市转型,包括空间的、产业的转型。上海如何来应对城市时代的各种问题?中国未来的城市发展如何推进?我觉得,都要围绕“让人们在城市中生活得更好”这个主题来探讨。 

  上海举办世博会的过程,其实就是回答城市时代如何应对一系列挑战的过程。 

  在过去6个月里,我们可以看到,世博会决策者和组织者怎样为7000多万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这实际上是把政府职能凸显出来了,比如政府怎样为海内外游客提供更便捷、更周到、更满意的公共服务。 

  比如,让7000多万人次进出世博园,是个浩大的工程。上海在应对如此庞大的人流时,没有采取单双号出行等限流措施,而是明确公共交通优先,尤其是发挥轨道交通的作用。这是符合大型城市发展规律的。 

  在公共安全方面,政府也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认同和配合。这也给出一个启示,政府要达到一个公共目标,不仅自己要执行,还要得到市民的支持和配合。 

  世博会上,很多欧美国家展示了各自的城市生活,他们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欧洲是最早完成城市化的区域,随后,世界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在这个过程中,欧美国家也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城市化目标究竟怎样更好地实现。 

  上海世博会把主题设定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实际上,这不是一个肯定的判断语,而是试图回答怎样的城市才能让生活更美好。这是全世界城市发展进程中,要共同思考、回答的大问题。 

  在欧美城市发展中,他们意识到要让生活更美好,必须注意到城市社区发展、城乡联动问题,比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是否齐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能否摆脱城市冷漠症等。 

  中国处在城市化进程中,当大量人口从农村涌入城市,他们怎样生存,怎样融入,是否被排斥,社会制度和体制有没有做好准备,都是中国城市化已经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在城市规划、城市居住方式、公共交通定价、城乡社区建设、医疗保障制度等方面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一些成功实践。比如,世博会的城市最佳实践区里,伦敦在节约能源消耗方面的环保低碳实践、马德里在城市居住方式的“竹屋”实践、香港“智能城市”的实践等等。 

  作为上海世博会的主要承办地,浦东更能深刻地感受到世博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过去20年间,浦东从一个农村地区发展成一个新兴的城市化中心城区,城市产业不断调整,城市功能不断形成,成为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重要区域。未来上海的中心城市建设,浦东扮演的角色将越来越重要。 

  从世博园区可以观察到,后世博,这个区域和陆家嘴的功能将有一个区分,更多的会展业、旅游业、文化产业等将在这里发展。在这个转变产业功能的过程中,新浦东怎样做好城市大规划,怎样在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凸显浦东的价值? 

  浦东对未来的规划,实际上是上海城市功能再塑造的实践。浦东应思考在实践“以人为本”的各项功能中,更好地“先行先试”。比如怎样为外来人才创造更好的生活工作条件,怎样为外来人口融入浦东,让他们拥有地区认同感和归宿感。 

  这些都需要政府各方面特别是从制度上、运行机制上走在其他职能政府前面,能够为上海未来的政府功能更好地发挥提供新的实践。 

  (记者  王静 整理)

  启示一  政府要达到一个公共目标,不仅自己要执行,还要得到市民的支持和配合。

  启示二 浦东应在实践“以人为本”的各项功能中,更好地“先行先试”。

返回原图
/

Baidu
sogou